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 评估儿童窝沟封闭干预的远期效果,为开展儿童龋病的预防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口腔检查。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龋均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正确刷牙率、龋患率、牙龈出血率与牙结石检出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调查了2 321名与2 025名儿童,干预组与对照组正确刷牙率分别为22.58%与2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8,P>0.05)。第一恒磨牙龋患率干预组为18.61%,对照组为2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P<0.001)。干预组恒牙龋患率(28.09%)、全牙列龋患率(34.68%)均低于对照组(31.85%、45.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0与53.14,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龋均分别为0.90与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01)。结论 儿童窝沟封闭对于预防龋齿发生远期效果明显,但需要持续加强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2.
背景:光化学疗法对口腔组织可能具有伤害,在临床应用甲苯胺蓝O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预防龋病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 目的:观察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产生的光敏作用对小鼠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用0,50,100 mg/L 甲苯胺蓝O联合二极管光照0,15,25 min。作用后72 h,切取牙周组织切片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光照治疗后小鼠的牙龈、牙槽骨和牙齿没有发现有坏死、溃疡、增生等异常改变。提示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一个安全的预防龋病的方法,对牙齿临近的牙周组织无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评价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方法:单根管下颌前磨牙28颗截冠保留牙根14 mm,机扩备根管至F2,随机数字表法将标本分为实验组(A、B组,n=12)和对照组(n=4)。A组:iRoot SP+热牙胶充填;B组:AH Plus+热牙胶充填。实验组样本取冠、中、尖横截面,对照组样本取根管纵切面,SEM观察,实验组测量根管封闭剂在牙本质小管的渗透深度,对照组观察牙本质小管玷污层的去除程度。结果:实验组中,在根尖部AH Plus较iRoot SP牙本质小管渗透深度长,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在根管冠部、中部两者渗透深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根管中上段牙本质小管口明显开放,玷污层基本去除,根尖段,有玷污层未完全去除。结论:iRoot SP与AH Plus相比,后者牙本质小管渗透性更强;两者在根管中上段渗透性高于根尖部;玷污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根管封闭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34.
王金华  林居红  詹怡  蒋琳 《重庆医学》2007,36(4):298-299,302
目的 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为推广氟保护漆进行群体防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组: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照组:0.1%洗必泰、0.05%氟化钠、0.9%生理盐水分别加入含有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的BHI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连续培养技术,观测菌落计数变化.比较其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效果.结果 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明显小于0.1%洗必泰.二者之间抑制生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能直接杀灭一定数量的致龋链球菌.  相似文献   
35.
不同浓度氟保护漆抑制人牙釉质脱矿能力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抑制人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法:将预备好的40个无龋的牙釉质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标本,5个用作实验,5个备用;0.5%氟保护漆组、0.1%氟保护漆组为实验组,0.02%氟化钠为阳性对照组,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组,经过人工酸蚀48h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酸蚀液中的钙、磷溶出量.结果:实验组抑制钙、磷溶出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P<0.0001);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都能够有效的抑制离体人牙釉质的脱矿反应;两者之间抑制牙釉质脱矿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上颌尖牙阻生与无阻生儿童牙弓及腭部形态的差异,为上颌尖牙阻生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11岁[平均(9.82±1.04)岁]儿童62例,分为实验组(上颌尖牙阻生)和对照组(无上颌尖牙阻生),每组31例.将2组患者石膏模型通过3D激光扫描后转化为数字模型,测量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基骨宽度、腭部宽度、...  相似文献   
37.
作者用光镜对根尖肉芽肿进行系列细胞学表现研究。用扫描电镜及电子微探针观察在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或附近一些黑色沉积物的成份。选用新拔除的5例18~45岁患者3~5年前经过根管治疗的有根尖肉芽肿的牙齿进行研究。这些牙齿均用银尖及封填料充填,将牙齿拔除后取出根尖肉芽肿分切为两半。将一半在无菌玻片上作细胞学印片,立即用96%的乙醇固定,将另一半肉芽肿切片作HE染色,或用Papanicolaou法染色。将银尖从根管内取出,盐水清洗后置于2.5%隅醛磷酸盐中缓冲(pH7.4)1小时,用递增浓度的乙醇处理后,临界点法干燥。  相似文献   
38.
口腔用生物金属材料通常需要具有高耐蚀性,在口腔环境中若能充分维持其固有的耐蚀性能,发生大的腐蚀损伤的可能性很小。由于牙齿形状特殊,往往采用铸造、与异种金属焊接等方法,所以装置在口腔中的环境不一定是理想的状态。随着口腔医学的迅猛发展,用于口腔中的金属材料不仅要求其具有耐蚀性,更要求其对人体组织有高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蜂胶及蜂胶奥硝唑合剂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蜂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的最小杀茵浓度(MBC);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蜂胶对奥硝唑体外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茵生长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蜂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的MBC为0.156%.相当于O.125mg/L~0.25mg/L的奥硝唑.单独蜂胶荮敏片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的抑茵效果不理想,但蜂胶和奥硝唑联合应用后,10%蜂胶组的抑茵环大小均大于对应浓度的单独奥硝唑组,5%与2.5%蜂胶组在奥硝唑低浓度时的抑茵环大小也大于对应浓度的单独奥硝唑组.随着蜂胶浓度的增加,抑茵环增大.析因分析结果表明.蜂胶与奥硝唑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 蜂胶对牙龈卟啉单胞茵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增强奥硝唑的体外抗茵活性;蜂胶作为天然抗生素,在牙周病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0.
氟保护漆对主要致龋链球菌黏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氟保护漆对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体外黏附的影响,为氟保护漆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含5g/L、1g/L氟保护漆、5 mg/L氟化钠、去离子水的心脑浸液培养基中分别连续培养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8 d后测定各组中黏附于毛细管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量和远缘链球菌的重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g/L氟保护漆和1 g/L氟保护漆组变形链球菌的平均黏附重量分别为8.61 mg、9.46mg,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缘链球菌的平均黏附重量分别为8.82mg、9.83 m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浓度的氟保护漆对两种致龋菌的单独黏附抑制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g/L氟保护漆和1 g/L氟保护漆对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均有较好的黏附抑制作用,5g/L氟保护漆的黏附抑制作用更显著,具有深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