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98篇 |
免费 | 878篇 |
国内免费 | 3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235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775篇 |
口腔科学 | 129篇 |
临床医学 | 2605篇 |
内科学 | 1240篇 |
皮肤病学 | 179篇 |
神经病学 | 250篇 |
特种医学 | 6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677篇 |
综合类 | 4936篇 |
预防医学 | 1706篇 |
眼科学 | 192篇 |
药学 | 1885篇 |
34篇 | |
中国医学 | 1698篇 |
肿瘤学 | 4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397篇 |
2021年 | 467篇 |
2020年 | 391篇 |
2019年 | 360篇 |
2018年 | 330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285篇 |
2014年 | 834篇 |
2013年 | 658篇 |
2012年 | 726篇 |
2011年 | 744篇 |
2010年 | 767篇 |
2009年 | 757篇 |
2008年 | 731篇 |
2007年 | 828篇 |
2006年 | 841篇 |
2005年 | 967篇 |
2004年 | 800篇 |
2003年 | 623篇 |
2002年 | 557篇 |
2001年 | 531篇 |
2000年 | 554篇 |
1999年 | 586篇 |
1998年 | 482篇 |
1997年 | 418篇 |
1996年 | 428篇 |
1995年 | 367篇 |
1994年 | 359篇 |
1993年 | 237篇 |
1992年 | 233篇 |
1991年 | 220篇 |
1990年 | 232篇 |
1989年 | 172篇 |
1988年 | 126篇 |
1987年 | 123篇 |
1986年 | 99篇 |
1985年 | 90篇 |
1984年 | 95篇 |
1983年 | 81篇 |
1982年 | 76篇 |
1981年 | 69篇 |
1980年 | 42篇 |
1979年 | 40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24篇 |
1974年 | 17篇 |
1959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MPd和高频超声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及高频超声对95例临床怀疑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对54例经手术治疗患者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Pd诊断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100%,95%;超声诊断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4%,93%,88%;54例侧副韧带损伤中,Ⅱ级损伤20例,Ⅲ级损伤34例,以手术结果为标准,高频超声诊断韧带Ⅱ、Ⅲ级损伤的符合率为70%,85%,MRI诊断韧带Ⅱ、Ⅲ级损伤的符合率为75%,94%。结论:MRI和高频超声对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均具有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准确分期,为临床早期治疗及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2.
<正>为进一步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2011〕43号文件精神[1],江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我院作为三级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化疗科参与创建,并于2012年12月经江西省卫生厅核准,成为江西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现对比创建前后癌痛诊疗和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为创建国家卫计委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与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明确活动主题,调查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情况,针对其所存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且予以实施。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SAS以及SDS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应用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SAS和SDS评分,提高阴道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增强其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胶囊,硫糖铝悬液,吗丁啉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24h食管p H值监测,食管测压[食管测压(LESP)、食管下端括约肌长度(LESL)、食管下端蠕动幅度]等。结果:2组治疗后LESP、LESL、食管体下端蠕动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镜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对改善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咳嗽有着积极的作用,保护了食管黏膜,促进炎症的修复,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5.
46.
47.
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示踪剂观察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逆行神经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利多卡因是否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高药物浓度,并与静脉注射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将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皮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每组6只,两组又分为给药后18,22,26h3个亚组,每亚组2只。皮内注射组在家兔肩胛区脊柱T3~4棘突两旁1cm的皮肤皮内注射10g/L利多卡因4mg/kg,分两三点注入,使之呈苍白桔皮样皮丘;静脉注射组经静脉缓慢推注10g/L利多卡因4mg/kg。在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兔,取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脊髓、下丘脑和肌肉,分别匀浆测定利多卡因含量。每组3个时间点所取组织作为一组,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组间比较: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下丘脑和肌肉的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248.1±8.6),(164.1±4.7),(15.7±1.0),(23.7±2.6)ng/g;(29.8±2.4),(55.7±2.8),(0.98±0.26),(1.98±0.3)ng/g,P<0.01];脊髓利多卡因含量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20.7±2.7),(24.8±2.3)ng/g,P<0.05]。②组内相比: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肠系膜下神经节(P<0.01);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显著高于脊髓、下丘脑和肌肉(P<0.01)。结论: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形成高药物含量,还能到达下丘脑,高于静脉给药途径。皮内注药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 相似文献
48.
本院1990年至2000年施行食管癌切除术808例发生乳糜胸8例,发生率约1%。左侧7例,双侧1例。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手术治疗痊愈,治愈率达100%。作者认为术前复习解剖、术中细心的操作是避免发生乳糜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肺部给药制剂将药物直接递送于肺部组织,可获得较高的局部浓度,有利于肺部疾病治疗,并可能减少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因此成为许多肺部疾病治疗药物的优选,但进入肺部的药物易被肺组织清除,减少了药物的肺内滞留时间,影响疗效。较小粒径(1~5μm)的颗粒虽然易被吸入肺深部,但同时也易被肺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较大几何粒径(Dg> 5μm)和低密度(ρ<0.4 g·cm-3)的高分子多孔微球(porous polymer microspheres, PPMS)不仅能有效逃避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合适,其肺部有效沉积率高,高分子可生物降解且无毒副作用,因此成为肺部给药载体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颗粒肺部清除机制,总结了PPMS的制备材料和方法,以及其质量控制等,并对PPMS的发展提出见解,为PPMS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