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40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5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3篇 |
2011年 | 1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21.
522.
523.
目的 探讨针对处于学龄期阶段的儿童在测定其口鼻呼出气所含一氧化氮时运用激励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处于学龄期阶段采取经口鼻呼出气测定一氧化氮的儿童共计100例,均为我院2022年1~12月予以收治,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50例儿童运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针对所纳入的50例儿童运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就两组儿童治疗依从性评测评分、焦虑评测评分、呼气技巧掌握率、重测率、测试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在开展干预前,经对治疗依从性指标、焦虑指标实施评测,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开展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升高,焦虑评分均有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和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 <0.05)。经对观察组患儿呼气技巧掌握率展开观察,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经对重测率进行观测,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测试时间经观测相较对照组更短(P <0.05)。结论 针对处于学龄期阶段的儿童,在开展经口鼻呼出气测定一氧化氮操作时,重视施以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患儿呼气技... 相似文献
524.
目的探讨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中医临床诊断的气滞血瘀型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等分为两组,其中应用普通针灸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针刀治疗方法。对照组依据传统常规取穴,2次/周,4周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给予微针刀治疗(腰椎棘突旁、腰骶三角区和股骨大转子缘),治疗频率与疗程与对照组相同。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评估,在固定时间进行,到达设计时间后尽快完成。评估内容:根据患者主要临床症状,首先确定功能障碍状况,应用特定工具(ODI)完成,作出准确评分;其次以疼痛为主,评估主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完成;其三为疗效评估,参考Macnab标准;其四采用安全性评估级别评估安全性,比较两组腰椎疼痛、治疗疗效等。结果从疼痛情况来看,引入VAS所获得的结果有所不同,以每一组单独情况来说,前后有明显变化,而以各组变化的情况来说有明显差别;功能障碍方面的评估结果也有所不同,从组内情况来看前后相比变化明显,提示功能障碍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在治疗后几个时间点中的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可达到85.00%,远远超过对照组的73.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安全性方面结果相差不大,所获得结果相类似(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微针刀治疗的方式可以获取较理想的效果,从各种症状改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较好,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25.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和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的水平。方法:对伊立替康化疗后85例腹泻患者和63例无腹泻患者行血清PCT 和CRP 水平测定。结果:根据WHO腹泻分级,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后,无腹泻者0 级(对照组),腹泻者Ⅰ~Ⅳ级(试验组),对照组PCT 、CRP 第2 天分别为(0.29± 0.17)ng/mL、(6.06± 1.85)mg/L ,第4 天分别为(0.28± 0.15)ng/mL、(5.80± 1.82)mg/L ,试验组根据分级从低到高第2 天为Ⅰ级(0.30± 0.18)ng/mL、(6.12± 1.16)mg/L ,Ⅱ级(0.36± 0.20)ng/mL、(6.20± 1.68)mg/L ,Ⅲ级(1.24± 0.22)ng/mL、(22.62± 4.55)mg/L ,Ⅳ级(2.15± 0.26)ng/mL、(31.26± 5.23)mg/L ,第4 天为Ⅰ级(0.30± 0.14)ng/mL、(5.94± 1.14)mg/L ,Ⅱ级(0.34± 0.18)ng/mL、(6.15± 1.55)mg/L ,Ⅲ级(2.00± 0.22)ng/mL、(30.52±4.74)mg/L ,Ⅳ级(2.40± 0.28)ng/mL、(38.67± 5.68)mg/L ,对照组和试验组腹泻Ⅰ级、Ⅱ级PCT 、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试验组腹泻Ⅰ级、Ⅱ级均与Ⅲ级、Ⅳ级PCT 、CR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通过检测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患者血清PCT 和CRP ,早期评估腹泻分级,可判断是否存在肠源性细菌感染,对指导早期抗感染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26.
目的:探讨cyclinD1 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预后价值以及能否作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 氟尿嘧啶(TPF)诱导化疗的预测生物标志物。方法:2008年3 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256 例行TPF 诱导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TPF 诱导化疗+ 手术+ 术后放疗)和对照组(手术+ 术后放疗)。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活检标本中cyclinD1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yclinD1 表达与行TPF 诱导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56 例患者中232 例符合cyclinD1 检测条件,其中cyclinD1 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P =0.001)、无病生存率(P = 0.003)、无局部复发生存率(P = 0.004)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 0.001)。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患者预后无差异,cyclinD1 表达水平与患者行TPF 诱导化疗后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但cN2 患者中cyclinD1 高表达者可从TPF 诱导化疗在总生存率(P = 0.024)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 0.024)中获益。结论:cyclinD1 可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cyclinD1 高表达的cN2 口腔鳞癌患者可从TPF 诱导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527.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 月至2010年5 月143 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依据血浆D-二聚体正常水平分为血浆D-二聚体水平(≤ 0.3 mg/L )正常组(100 例)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 0.3 mg/L )升高组(43例),比较血浆D-二聚体不同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FIGO分期、残余病灶大小、恶性腹水、术前CA125 水平及新辅助化疗密切相关。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的完全缓解率34.88%(15/ 43)明显低于血浆D-二聚体正常组73.00%(73/ 1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浆D-二聚体正常组(25.58% vs . 50.00% 与32.56% vs . 6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有效预测浆液性卵巢癌一线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2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 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 月至2014年6 月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标本267 例,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鉴定VM结构,分为VM阳性组与VM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 的表达。结果:267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5例(24.3%)存在VM。VM的形成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χ2= 9.987 ,P = 0.002),组织学分级(χ2= 11.795 ,P = 0.001),肌层浸润深度(χ2= 5.499,P = 0.019),脉管内有无癌栓(χ2= 22.599,P < 0.001)及淋巴结有无转移(χ2= 7.848,P = 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 er法生存分析发现VM阳性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明显低于VM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 个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0.973,P < 0.001)。 CD133 在VM阳性组的表达率为75.4%(49/ 65),较VM阴性组58.9%(119/ 202)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720,P = 0.017)。 结论:VM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度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D133 表达阳性的肿瘤干细胞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VM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9.
据文献报道胃癌伴有骨转移发生率为0.46% ~38% ,胃癌伴骨转移的高危因素包括:年轻患者、病理为低分化腺癌、Borrmann Ⅲ型、浸润深度T 3 和T 4、伴多发淋巴转移和胃体部肿瘤。转移途径半数以上为非门脉系统。胃癌伴骨转移而无肝转移病例占69% ,骨转移与淋巴转移区站转移有密切关联,距胃原发病灶3 cm以上存在淋巴转移者,其骨转移发生率为27% 。核素扫描为骨转移提供了诊断途径和可靠的依据,HCG 、CEA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骨转移有所帮助,治疗以放化疗为主。骨转移预后较差,大多生存期< 6 个月。 相似文献
530.
YAP 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可以与不同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基因的表达。YAP 作为活化Hippo途径的关键转录调节蛋白在调节器官大小、细胞自我更新、干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祖细胞扩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Hippo途径中MST 1/ 2 激酶和其结合蛋白SAV 共同磷酸化激酶LATS1/ 2,激活的LATS1/ 2 磷酸化YAP 从而抑制YAP 蛋白的活性。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在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中发现YAP 的高表达能够维持干细胞干性并且已经成为维持干性的标志物,随后的研究发现信号通路可能与肿瘤干细胞(CSC)分化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讨论YAP 在维持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干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