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1829例药物流产妇女行B型超声监护,严格掌握药流适应证 ,并为服药后未见绒毛排出及阴道流血异常者提供了明确的临床处理依据,从而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减少药物流产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62.
穿心莲内酯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利胆、免疫调节、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神经保护、中止妊娠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由于其制剂仍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很多厂家的制剂工艺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对目前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相关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作一综述,以期对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成药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3.
在目前医疗纠纷数量不断增加、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我院对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提前介入”的措施对医疗纠纷进行事前控制。通过“提前介入”的具体实践及对其效果的分析,说明“提前介入”对保护临床医生以及预防医疗纠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超声、宫腔镜与病理学联合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18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腹部超声及盆腔检查除外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及与妊娠有关疾病后,依次行TVS、宫腔镜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结果 TVS、宫腔镜和病理学检查对诊断上述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52.3%、46.7%、51.4%,70.9%、70.0%、70.7%,59.5%、100%、64.7%.宫腔镜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TVS(z=3.205,3.657;P<0.05);而病理学诊断特异性高于宫腔镜(z=2.454,P=0.014). 结论宫腔镜对鉴别子宫异常出血宫腔内因素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TVS,而对于子宫内膜的病变,病理学检查具有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围产期壬基酚(nonylphenol,NP)暴露导致成年雄性仔鼠糖脂代谢紊乱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SPF级SD妊娠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玉米油)组、普通饲料+NP(200 mg/kg)组、高脂高糖饲料(15%猪油、20%白糖、65%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高糖饲料+NP(200 mg/kg)组,每组8只。母鼠从妊娠第6天至产后21 d(PND21,断乳)清晨空腹灌胃染毒NP,染毒容量为5 ml/kg,每天1次。每组随机选取10只雄性仔鼠,于出生70 d后检测胰腺组织中NP、血糖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水平,并检测胰腺糖代谢相关基因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及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thase,FA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普通饲料对照组比较,第4、6周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和高脂高糖饲料+NP组仔鼠的体重均大于普通饲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高脂高糖饲料+NP组仔鼠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对照组(P0.05),且高脂高糖饲料+NP组仔鼠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NP组(P0.05)。与普通饲料对照组比较,普通饲料+NP组及高脂高糖饲料+NP组仔鼠的胰腺NP、血糖及血清TG、TC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高糖饲料+NP组仔鼠的胰腺NP、血糖及血清TG、TC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NP组(P0.05)。各组仔鼠胰腺GCK、GLUT-2基因的表达水平依次为高脂高糖饲料+NP组普通饲料+NP组、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仔鼠脂肪细胞PPARγ、FAS基因的表达水平依次为高脂高糖饲料+NP组普通饲料+NP组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对照组,除普通饲料+NP组与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比较的FAS基因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NP暴露可导致仔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NP促进胰腺糖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与制度、提高临床医生报告意识、加强传染病培训、依托信息化技术简化工作程序、主动监测与院内督导相结合、建立奖惩制度等措施.结果与结论 综合医院传染病报告效率及质量不断提高,为传染病防治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血热型银屑病小鼠模型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SKH-1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热型银屑病模型,并于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银颗粒、黄连解毒汤处理。于建模后1 d、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评价各组小鼠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差异,并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7水平变化,比较其血清CD4、CD8、CD11c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均建模成功,消银颗粒组建模成功9只。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PASI均较建模后1 d升高,且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PASI较给药前1 d下降。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IL-17均低于正常组,其G-CSF、IL-10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IL-17较给药前1 d升高,G-CSF、IL-10较给药前1 d下降。模型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前1 d、给药后1周CD4均低于正常组,其CD8、CD11c均高于正常组;消银颗粒组、黄连解毒汤组给药后1周CD4较给药前1 d升高,CD8、CD11c较给药前1 d下降。各组小鼠观察期间均未见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够有效调节血热型银屑病小鼠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促进小鼠皮损的消退。  相似文献   
68.
缺铁性贫血继发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非常罕见,本文通过报道1 例缺铁性贫血导致肢体动、静脉血栓形成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系统阐述本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检测孕期暴露壬基酚对仔鼠脑皮质尼氏小体的影响。方法将孕鼠分为4组,在受孕的8~14 d开始灌胃,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壬基酚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kg),在小鼠出生后21、61 d解剖取其脑组织分别做HE染色和改良后的尼氏染色,观察其结构的组间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染毒低剂量皮质区神经元开始出现固缩,随着剂量的升高,皮质区神经元层次出现紊乱,排列稀疏散乱,脱失明显,细胞体积缩小,核深染。尼氏染色中,随着壬基酚质量浓度增加,尼氏体的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数量依次减少,且分布不均,形状大小均不一样,染色的深浅、透明度也不一致。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光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暴露壬基酚可导致仔鼠皮质部位神经元出现形态学改变,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这种改变越明显,这可能是壬基酚导致仔鼠学习记忆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瘙痒模型。方法:用丙酮、乙醚混合液外擦,破坏小鼠皮肤角质层;以瘙痒行为、皮肤神经酰胺含量及角质层厚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指标,观察造模3、5、7d后的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及造模的最佳时间和瘙痒行为的观察时间。结果:造模小鼠在3d、5d、7d4个时间段的瘙痒次数均高于空白组,以3d组增加最明显,而皮肤神经酰胺含量、角质层厚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以造模5d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用乙醚、丙酮混合液外擦可以造模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瘙痒的模型,造模最佳时间为5 d,小鼠瘙痒行为的观察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