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CT显示额窦引流通道狭窄的解剖因素。方法对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横断面扫描,再经AW4.1工作站重建冠状、矢状面及斜面三维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额窦引流通道解剖,及额周气房的类型,并且可以显示钩突的附着类型。结论部分额周气房过度发育是引起额窦狭窄的主要因素,钩突上端附着位置决定额窦引流的方向。CT三维重建技术能对额窦狭窄因素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53.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鼻-鼻窦炎(CRS)筛窦黏膜中黏蛋白基因MUC2的表达,探讨其在CRS黏液过量分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2例CRS患者(CRS组)和8例正常筛窦黏膜患者(正常对照组)中MUC2 mRNA的表达。结果:MUC2 mRNA在CRS组中的表达[(10.55±3.31)×10^10拷贝/g]较正常对照组[(1.40±0.44)×10^10拷贝/g]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UC2 mRNA在CRS筛窦黏膜中表达上调,可能是CRS黏液过度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2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AS)、视觉模拟量表(VAS)、MOS-SS睡眠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scale,MOS-SS)、Kolcaba舒适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从患者接受全麻手术前情绪变化、术后鼻部疼痛、术后睡眠和舒适度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ERAS组和对照组术前SAS评分为(28.40±1.69)分、(40.00±3.48)分(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MOS-SS评分为(45.70±1.87)分、(26.70±1.19)分(P<0.05);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GCQ评分为(79.00±2.39)分、(61.70± 1.89)分(P<0.05)。ERAS组术后2、24、48小时VAS评分分别为(0.90±0.20)分、(0.50±0.11)分和(0.50±0.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0±0.24)分、(2.30±0.25)分和(1.60±0.28)分(P 均<0.05)。ERAS组较对照组并未增加恶心呕吐、出血、跌倒或误吸等风险(P>0.05),住院总时间 [(4.68±0.60)天vs(7.12±0.71)天,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2.12±0.34)天vs(4.38±0.54)天,P<0.05]缩短,住院总费用[(7880.30±154.20)元vs(9010.00±216.80)元,P<0.05]降低。结论 ERAS能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和生活质量、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约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5.
王涛  李鹏  杨钦泰  刘贤  张革化 《新医学》2011,42(11):756-75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复发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恢复的影响.方法:32例复发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双侧鼻腔自身对照,常规选取左侧鼻腔为布地奈德治疗侧,右侧鼻腔为对照侧.手术结束前,患者的治疗侧予舍有布地奈德的膨胀海绵留置于筛窦术腔5~6d,术后每次换药予含有布地奈德的明胶海绵覆盖筛窦术腔;对照侧术后予生理盐水注入膨胀海绵填塞术腔,术后换药后不予明胶海绵覆盖筛窦术腔.记录患者术腔黏膜的转归过程.结果:布地奈德治疗侧术后8~9周术腔分泌物逐渐减少,鼻腔黏膜肿胀反应轻,术腔上皮化时间大大缩短,术腔上皮化时间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侧治愈率为91%,与对照例治愈率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局部使用布地奈德能有效减轻术腔黏膜水肿,加快上皮化进程,促进黏膜的顺利转归,但对治愈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学龄期变应性鼻炎儿童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广州地区206例学龄期变应性鼻炎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临床资料。[结果]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前6位依次为屋尘螨199例(96.6%)、粉尘螨196例(95.1%)、热带螨128例(62.1%)、狗毛35例(17.0%)、猫毛33例(16.0%)和德国小蠊(蟑螂)32例(15.5%)。[结论]尘螨、狗毛、猫毛和蟑螂是广州地区学龄期患儿最重要的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变应性鼻炎患儿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门诊治疗上肢创伤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单纯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上肢创伤性水肿;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抬高伤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d肿胀缓解的有效率为93.33%,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肿胀缓解的有效率为56.67%,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48.3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上肢创伤性水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dvantage Windows 4.1(AW4.1)影像工作站对额窦引流通道的相关气房进行影像学研究。[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65例成人,30例正常成人(无额窦炎组)及35例额窦炎患者(额窦炎组)的额窦引流通道行水平位薄层扫描后用Advantage Windows 4.1(AW4.1)影像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动态分析和比较两组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的相关气房。[结果]①额隐窝内出现的相关气房(无额窦炎组出现率/额窦炎组出现率):终末气房(23.7%/45.5%),前筛气房(15.3%/31.8%),鼻丘气房(13.5%/28.8%);②额窦内出现的相关气房:额气房(22%/42.4%),眶上气房(25.4%/33.3%),额窦中隔气房(20%/27.3%)。两组间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并影响额窦通气引流功能的部分气房(终末气房、前筛气房、鼻丘气房和额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MSCT和AW4.1工作站能对额窦引流通道的病变和解剖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额窦微创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中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此外,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结构复杂多变,部分额周气房的过度发育可能是额窦引流通道阻塞导致额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9.
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额窦疾病的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额窦后壁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漏16例、额窦骨瘤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1例.结果 16例额窦脑脊液漏均一次修补成功,5例额窦骨瘤、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者均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后额窦脑脊液漏患者随访3~132个月;额窦骨瘤患者随访8~38个月;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癌变患者随访7~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变均元复发,额窦引流通畅,额部无影响容貌的缺陷.结论病变主体位于额窦后壁、有复发倾向或恶性病变,以及病变范围或手术部位的外侧界限超越眶纸板平面是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GR-αmRNA表达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为(135.4±5.2)×104拷贝/μg,高于中鼻甲、钩突黏膜(115.9±5.5)×104拷贝/μg,(113.4±6.7)×104拷贝/μg,前者与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mRNA低表达,可能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发生鼻息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