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咳嗽5年,加重伴右眼痛、溢泪2个月于2009年5月入院.患者5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少许黏液样痰,曾在多家医院内科门诊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祛痰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欠佳且症状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加重伴右眼胀痛、溢泪,无发热、头痛,无复视、视物模糊.  相似文献   
32.
变应性鼻炎发病率快速增加是全球的共同趋势,目前认为城市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导致其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张罗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中国最近六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增加了1个亿,目前我国至少有3亿变应性鼻炎患者[1].科学家们指出,城市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让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隔离",使得感染性疾病减少,但我们的免疫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额窦疾病的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额窦后壁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漏16例、额窦骨瘤5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1例.结果 16例额窦脑脊液漏均一次修补成功,5例额窦骨瘤、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者均一次手术切除,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后额窦脑脊液漏患者随访3~132个月;额窦骨瘤患者随访8~38个月;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癌变患者随访7~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变均元复发,额窦引流通畅,额部无影响容貌的缺陷.结论病变主体位于额窦后壁、有复发倾向或恶性病变,以及病变范围或手术部位的外侧界限超越眶纸板平面是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热疗与关节松动疗法联合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热疗与关节松动疗法联合治疗的36例Colles骨折内固定术后4周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热疗治疗的42例Colles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4周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1.0%,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Colles骨折患者给予热疗与关节松动疗法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关节疼痛,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5.
尺骨冠突骨折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2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尺骨冠突骨折病人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7—3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其中非手术治疗10例全部骨性愈合。内固定14例中12例骨f生愈合,2例因克氏针松动骨块移位导致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5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情况:0° 125°14例,0° 110°6例,10° 130°4例。结论Ⅰ型骨折及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Ⅱ、Ⅳ型骨折宜采用保守治疗,对Ⅲ型骨折及明显移位的不稳定性Ⅱ、Ⅳ型骨折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6.
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额窦手术是目前鼻内镜手术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是因为额隐窝的解剖复杂和变异大,手术操作困难,局部黏膜容易损伤和术后用药不到位。目前国内外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和理论依据分别为Draf法、Wormald法、Friedman法、Stammberger法、改良Lothrop法,以及根据额隐窝不同的病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仔细阅读CT,分析额隐窝的病理特征和解剖变异,保护额隐窝的可逆性黏膜,术后规范用药等是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7.
鼻部脑膜脑膨出是脑膜和部分脑组织经过发育不完善或钙化不全的颅底骨质疝入鼻腔所致的先天性畸形,小儿多见.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将膨出脑组织回纳颅内.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38.
嗅觉障碍作为慢性鼻窦炎(CRS)的主要症状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国内对CRS患者的嗅觉功能评估尚未纳入临床诊疗常规。嗅觉问卷量表结合心理物理测试可作为CRS患者嗅觉功能评估的主要方式, 鼻内镜检查、鼻窦CT可用于初步评估, 嗅裂分泌物成分测定可为进一步研究嗅觉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预测指标奠定基础, 为实现CRS患者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方向。本文对近年CRS嗅觉的主观评估、客观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旨在提高对CRS患者嗅觉功能的重视。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我国鼻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旨在了解鼻科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未来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方法 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9年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总结鼻科学基础研究现状。结果 2010~2019年,H1301(嗅觉、鼻及前颅底疾病)共接收项目申请1163项,资助235项(主要为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20.21%,资助金额10 839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申请数为15项,资助3项。提交项目申请的依托单位共有111个,其中39个获得资助。排名前10位的依托单位共获得163项资助,占总资助数的69.36%。项目研究方向集中于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分别接收项目申请527项和403项,资助117项和95项,资助率分别为22.20%和23.57%。项目研究热点集中在免疫机制方面,取得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结论 近十年我国鼻科学基础研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队伍体量偏小、项目依托单位分布过于集中、学科发展不均衡、地域覆盖不全等不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2008年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18例,Ⅱ级45例,Ⅲ级25例,Ⅳ级3例。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组(A组)Ⅰ级18例、Ⅱ级33例、Ⅲ级13例;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手术组(B组)Ⅱ级12例、Ⅲ级12例;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手术组(C组)Ⅳ级3例。结果术后随访18~90个月,平均37个月,有15.4%(14/91)复发,其中A组Ⅰ级5.6%(1/18)、Ⅱ级6.1%(2/33)、Ⅲ级53.8%(7/13);B组Ⅱ级16.7%(2/12),Ⅲ级8.3%(1/12);C组Ⅳ级33.3%(1/3),统计结果提示Ⅱ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无差异,而Ⅲ级病例,A组和B组复发率有差异,A组复发率高。复发病例行再次手术,均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安全有效方法,大部分可以通过单纯鼻内镜径路术式完成,但对于肿瘤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Ⅲ、Ⅳ级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