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脑通问世20余年来,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迄今为止,脑通在国内尚未生产,很少见其有关的详细研究和临床报告。 相似文献
32.
33.
围产期急性播散性脑炎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产期急性播散性脑炎四例常建军,杨茂轩,尹岭我院于1990~1993年收治围产期急性播散性脑大的孕产妇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24岁,第1胎,妊娠38周自行顺产一死婴。分娩后2大开始发热,1周出现持续高热、意识不清伴四时频繁抽搐。查体:T40.... 相似文献
34.
35.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20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防治措施;总结治疗经验,便于临床床医生更好地认识本病。方法:系统分析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120例ACVD并发MOF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既往病史、MOF发生时间、发生率、病死率,比较脑出血组(含蛛网膜下腔出血,70例)与脑梗死组(50例)并发MOF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高龄、有慢性病史、脑损害的部位和轻重与MOF发生关系密切,尤其当病变影响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明显障碍时,MOF在所难免;脏器衰竭数目与MOF病死率呈正相关;脑出血组并发MFO病死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结论:为降低MOF的发生率,对ACVD患者应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现察,一旦发生MOF,则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治疗中应早期常规进行有关器官功能监测,积极有效地控制脑、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本病预后极差,预防ACVD后的MOF的发生至关重要.积级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减少MOF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6.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和相关实验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通过对不同时期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多普勒超声仪(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折。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P<0.01),SPECT及TCD均示脑缺血病灶有不同程度改善;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SPECT、TCD改善均不明显。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Uain-Barre Syndrome,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有对称性四肢软瘫,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等特征。好发10-30岁人群,老年人发病较少。本文就本院5年来收洽的50岁以上GBS病人1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观察室及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混合性中风30例。发病时以出血灶为主者18例,以梗死灶为主者12例;具有单侧体征者20例,具有双侧体征者10例。结果提示:本组混合性中风以大血肿、小梗死较多;体征单侧较双侧为多;出血灶多位于基底节,其次为脑叶和脑干,梗死灶多位于出血灶的对侧或为双侧小梗死。本文还讨论了有关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39.
重症肌无力(MG)与多发性肌炎(PM)并存甚少见。我们自1987年7月至1990年5月见到6例同时具有以上两病临床表现及有关辅助检查阳性、并经相应治疗有效的病人,证实为两病并存,报告如下。 例1 女,57岁。因渐进性全身无力、肌疲劳及右大腿肌痛6个月于1989年4月就诊。查:四肢肌力降低,腱反射对称减低,无客观感觉障碍。肌注新斯的明后症状部分好转,血清抗AchRab 0.65nmol/L,CPK2740IU/L,LDH 817IU/L,EMG示肌源性疾病,肌活检为多发性肌炎。用吡啶斯的明及地塞米松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复查血清抗AchRab 0.59nmol/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