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行磁共振扫描分析,探讨OSAHS患者与正常人群颞下颌关节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8例OSAHS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分别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按照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将OSAHS患者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n=6).对所有纳入人群行TMJ的MRI扫描并测量关节间隙,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关节上间隙及髁突有无移位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HS患者TMJ左侧前间隙[(2.61±0.19)mm:(2.47±0.18)mm,P<0.05]、右侧前间隙[(2.63±0.18)mm:(2.48±0.17)mm,P<0.0S]大于正常人群.OSAHS患者TMJ左侧后间隙[(2.43±0.20)mm:(2.51±0.19)mm,P<0.05]、右侧后间隙[(2.44±0.20)mm:(2.60±0.13)mm,P<0.05]小于正常人群.轻度OSAHS组TMJ左侧前间隙[(2.53±0.26)mm:(2.73±0.07) mm,P<0.05]、右侧前间隙[(2.54±0.11)mm:(2.74±0.14)mm,P<0.05]均小于重度组;轻度OSAHS组TMJ左侧后间隙[(2.56±0.29)mm:(2.29±0.09)mm,P<0.05]、右侧后间隙[(2.55±0.23) mm:(2.31±0.09)mm,P<0.05]均大于重度组.结论:OSAHS患者的髁突相比正常人群处于关节窝偏后位置.髁突位于关节窝偏后位置的趋势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蒲永昌  汪勇  杨舸 《肿瘤学杂志》2018,24(5):523-525
摘 要:[目的] 检测尿液前列腺癌基因3(PCA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或直肠指诊异常而于我院治疗的138例患者,采集患者前列腺按摩后所得初始尿液并行病理诊断,其中前列腺癌43例、前列腺增生71例,其余泌尿结石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C-PCR半定量法测定尿液PCA3表达情况,并据此计算PCA3评分,分析不同PCA3评分截断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间尿液PCA3 mRNA水平、尿液PCA3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尿液PCA3 mRNA水平、尿液PCA3评分显著性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对照组(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3评分截断值35时最佳,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3%、69.8%。[结论] 尿液PCA3基因检测结合合理的尿PCA3评分截断值,能够有效诊断前列腺癌,并减少术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和3名面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随访最长达30个月,CT、MRI和PET检查用于帮助诊断。结果:2名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任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并经历第二次手术,另一名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3名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名住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术后易复发,CT、MRI和PET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及周边地区医院各类临床及门诊病人标本中分离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状况.方法:按BD公司Sceptor微生物鉴定系统操作规程或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操作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2006年共分离出致病菌1900株,其中阴性杆菌1210株,占63.68%,阳性球菌585株,占30.79%,真菌105株.药敏试验显示,亚胺培南除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天然耐药,是所测抗菌药物中对其它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耐药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55.63%、52.66%、80.1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结论: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增多和混合感染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对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开窗引流术治疗老年人大型颌骨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颌骨囊肿多发生于年轻患者,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颌骨囊肿的病例也在增加.由于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即自身修复能力降低,全身合并其它系统疾病的机会增多[1].治疗老年人大型颌骨囊肿时,为了减少对囊肿临近结构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开窗引流术,保存治疗老年人大型颌骨囊肿,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比较少见 ,可为原发的 ,也可为转移性的 ,我们收治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患者 5例 ,其中原发性 2例 ,转移性 3例 ,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6 9岁。均接受头颈部和胸部CT检查 ,其中 3例行颈部和腹部MRI检查 ,2例接受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影 (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检查。随访时间为 6~ 30个月。2例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 ,1例初次手术切除范围在肿瘤周缘 2cm者 ,术后 4个月局部复发 ,接受第 2次扩大切除手术 ,在肿瘤周缘 3cm距离扩大切除直至皮下组织 ,随访观察 2 0个月未见复发。另 1例术后接受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生素使用策略改进对胎龄<35周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65例胎龄<35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改进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改进抗生素使用策略实施时间将收集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调整前组303例(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调整后Ⅰ组293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调整后Ⅱ组269例(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早产儿的胎龄、小于胎龄儿比例、性别及出生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调整前组相比,调整后Ⅰ组及调整后Ⅱ组在生后早期和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下降,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生后早期抗生素使用时间≤3 d和4~7 d比例均升高,>7 d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调整后Ⅰ组相比,调整后Ⅱ组在生后早期和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进一步缩短(P<0.05);生后早期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比例升高,4~7 d和>7 d比例明显降低(P<0.05)。调整后Ⅰ组和调整后Ⅱ组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调整前组明显缩短(P<0.05)。≥Ⅲ度脑室内出血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在抗生素使用策略调整前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对近期临床不良结局无影响,抗生素使用>7 d明显增加了近期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改进抗生素使用策略,减少胎龄<35周早产儿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是可行的,同时明显缩短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且≥Ⅲ度脑室内出血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认枳术丸中有效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口服枳术丸后血清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血清中成分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口服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检测到13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枳术丸中原型成分,7个为代谢产物;并建立了枳术丸中入血成分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个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3%、98.56%。结论: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等为枳术丸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所建立枳术丸中有效成 分测定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控制枳术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枳术丸口服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分析及其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认枳术丸中有效成分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口服枳术丸后血清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血清中成分在相应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口服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检测到13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枳术丸中原型成分,7个为代谢产物;并建立了枳术丸中入血成分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个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1.13%、98.56%。结论: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等为枳术丸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所建立枳术丸中有效成分测定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控制枳术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病例 女性患者 ,2 4岁 ,2 0 0 2年 5月骑摩托车摔倒致右侧上唇挫裂伤 ,部分皮肤缺损 ,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将皮肤缺损创面拉拢缝合 ,术后遗留上唇瘢痕 ,影响美观。于 2 0 0 3年 2月来我科诊治。查 :全身情况好 ,上唇弓不对称 ,右侧唇红缘不齐 ,约比左侧高 2mm ,唇峰不明显 ,唇红上方瘢痕挛缩致左侧红唇上翘。瘢痕从右侧仁中嵴向右唇红延伸 ,约 1cm× 1cm大小 ,上致鼻底 ,下致唇红缘 ,形状不规则。鼻小柱、鼻孔、鼻翼未见畸形。手术设计 :定点沿鼻面沟及唇红缘作切口 ,利用滑形皮瓣进行修复 :患侧唇峰瘢痕左下方定点 ,在右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