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22.
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为27例重症病人共行59次血浆置换,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剂为3%枸橼酸钠溶液(ACD-A),观察治疗过程的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电解质、凝血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时间、置换量、血流速度、抗凝剂用量等参数。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时间180±30min,置换量3.2±0.9L,血流速度40~80ml/min,ACD-A用量800±50ml。治疗后凝血指标改善明显,但出现血钠升高,血小板下降的情况。结论应用血液分离系统在危重病人中行血浆置换有效,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改良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改良的俯卧位头高脚低倾斜30°机械通气方法,相比常规的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优点.方法 选择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俯卧位组和倾斜俯卧位组,每组22例.患者平时持续30°半卧位,每天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1次,每次4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俯卧位机械通气前、中、后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俯卧位机械通气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均有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倾斜俯卧位组比较,俯卧位组体位改变后出现肺静态顺应性下降[2h时(25.6±5.8)ml/cm H2O(1 cm H2O=0.098 kPa)比(37.2±20.5)ml/cm H2O],平均气道压上升[2 h时(18.5±3.9)cm H2O比(15.6±5.3)cm H2O],心率增快[2 h时(112.0±16.2)次/min比(102.0±11.3)次/min],平均动脉压下降[2 h时(86.0±6.7)mm Hg(1 mm Hg=0.133 kPa)比(93.5±7.5)mm Hg],中心静脉压上升[2 h时(15.5±3.3)cm H2O比(12.6±4.3)cm H2O];这些改变在俯卧位期间持续存在(P<0.05),恢复30°半卧位后1 h消失.结论 改良的俯卧位通气,既有俯卧位改善氧合的作用,又可以避免俯卧位对肺静态顺应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7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分为3组,I型:中心椎管狭窄型;Ⅱ型:脊神经根管狭窄型;Ⅲ型:混合型(即I、Ⅱ型并存)。其中I型104例(13.96%),Ⅱ型158例(21.21%),Ⅲ型483例(64.83%)。CT分型与手术符合率为92.21%,不符多见于Ⅲ型。结论 CT分型对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鼻腔带菌者筛查及局部用药用于重症监护室(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防治效果。方法2008年上半年在ICU对病人和工作人员行鼻腔拭子筛查,对MRSA阳性者隔离,局部应用夫西地酸乳膏,观察阳性率和用药后清除率,回顾性对照分析2007年上半年重症监护室病人MRSA分离率和感染率。结果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的鼻腔中不少有葡萄球菌甚至MRSA移生,工作人员鼻腔拭子阳性率很低,但是其中MRSA占的比例相当大,外用夫西地酸后,鼻腔的MRSA明显被清除,实行该措施后病人的MRSA分离率和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鼻腔带菌者筛查隔离及局部用药是防治重症监护室MRSA传播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气囊上可吸引滞留物对呼吸功能不全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功能不全的气管切开危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subballonet secretion drainage,SSD)组60例和未引流组(对照组)60例,记录细菌培养的结果、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时间、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SSD组痰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3.304,P<0.05),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每日达(53±9)mL/d,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P>0.05);SSD组HAP发生率、气道开放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患者最后转归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发生率,减少气道开放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早期半定量法降钙素原(PCT)测定对判断重症监护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是否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SIRS病人200例,早期快速半定量法测定降钙素原(CPT),根据随后的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A组(培养阳性组)、B组(培养阴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PCT值,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对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SIRS病人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PPV)、阴性预测率(NPV)分别为:82.5%(52/63)、78.1%(107/137)、63.4%(52/82)和90.7%(107/118).结论半定量法降钙素原测定标示细菌或真菌的感染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重症监护室SIRS病人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8.
危重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30例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洁  王晓宏 《山东医药》1999,39(12):28-28
随着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大量应用,真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994年5月~1998年8月,我院ICU病房共收治危重患者273例,其中30例在救治过程中出现深部真菌感染,4例为真菌败血症。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29.
椎管内恶性淋巴瘤1例MRI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3天前突感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伴急性滞留来诊,经MRI检查发现椎管占位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无特殊病史及不良嗜好。查体:脊椎无畸形,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膝难反射十,双跟鲢反射十,双霍夫曼区征(-),双巴彬氏征(-),下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消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2MRI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0.23TeslaOpen式常导型MR机扫描,做矢状位TlWI(TR/TE=44O/26ms)、冠状位乃WI(TR/TE=440/26ms)、TZWI(TR/TE=5O00/117tns)、横断位TWI(T…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ICU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低下和正常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分别应用5mg/(kg·d)和2.5mg/(kg·d)氢化可的松,比较其APACHEⅢ评分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的变化。结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正常患者的各项参数均低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低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低下患者中应用5mg/(kg·d)氢化可的松的患者参数低于应用2.5mg/(kg·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正常的患者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可作为早期判断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反应低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适合使用相对较大剂量的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