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0篇
  6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星  杨松 《北方药学》2014,(4):191-19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25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术后满意率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双对吻挤压(DK crush)和经典挤压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311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DK crush组(n=155)和经典挤压组(n=156),随访时间8个月.一级及二级终点分别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和血管直径再狭窄及晚期丢失.结果 DK crush组糖尿病患者较多.经典挤压组及DKcrush组最终对吻扩张(FKBI)成功率分别为76%和100%(P<0.001).DK crush术式的不足包括造影剂用量大(P=0.04)、球囊数量多(P<0.01)、手术时间长(P<0.001),但是对吻扩张不满意率显著减少(27.6%比6.3%,P<0.01).临床随访率为100%,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为82%.经典挤压组累计再狭窄率为32.3%,而DK crush组为20.3%(P=0.01),经典挤压组分支血管再狭窄率高(24.4%比12.3%,P=0.01),而两组间主干血管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的累计MACE发生率为24.4%(FKBI失败组为35.9%,FKBI成功组为19.7%),显著高于DK crush组(11.4%,P=0.02).经典挤压组血栓栓塞率为3.2%(FKBI失败组为5.1%,FKBI成功组为1.7%),而DK crush组为1.3%(P>0.05).经典挤压组术后8个月时无靶病变血运重建生存率为75.4%(FKBI失败组为71.2%,FKBI成功组为77.6%),而DK crush组为89.5%(P=0.002).结论 DK crush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23.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排菌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引起发病,而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免疫缺陷,属于易感人群.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正逐渐增加,肺结核又加重艾滋病的病程发展,而艾滋病的流行又加速了肺结核的传播.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管理的现状,阐述了购置管理的关键环节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计划编制、预算控制、采购实施、质量验收4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并指出对医疗设备购置的关键环节进行管控可以规范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程序,提高设备购置的质量和效益,对医疗设备购置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克隆和分析斯氏按蚊前酚氧化酶基因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方法根据其他昆虫前酚氧化酶基因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斯氏按蚊全蚊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克隆入pUCm-T载体,测定插入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BLAST检索和鉴定。根据序列设计相应基因的特异引物,然后分别从血淋巴细胞或中肠扩增目的基因,并进行不同食源条件下前酚氧化酶基因的半定量、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定位及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分析。结果获得了1种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基因cDNA部分序列,即AsPPO1(600bp),分别与冈比亚按蚊PPO1和大劣按蚊PPO2基因很相似,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PO保守的铜结合位点CuA(HHWHWHLVYP)序列。在中肠和血淋巴内也获得相同的目的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或诱导卵囊黑化呈现之前的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进一步证实血淋巴有AsPPO1mRNA表达。结论As-PPO1很可能与疟原虫感染或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相关。  相似文献   
26.
微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大量胸液使患者产生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治疗方法繁多,但仍比较棘手。目前主要应用全身化疗加胸腔内注射药物联合进行。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是近年探索治疗胸液较成功的方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强炎症细胞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而恶性胸液产生的本质是机体免疫低下,癌细胞转移侵犯胸膜引起胸膜变态反应,因此如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和抑制变态反应,可望解决这一问题。而微卡是目前WHO推荐治疗肺结核的免疫增强及双向免疫调节剂[1],而且已用…  相似文献   
27.
黄文岳  刘丽萍  杨松  邹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25-2527,2532
目的 调查不足量血液产生原因与出现凝块的关系,以及不同采集量比例的不足量血液在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储存期间溶血率的变化,探讨不足量血液临床利用的安全性.方法 统计2019年3-7月所采集的69份不足量血液产生原因,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于2~6℃冰箱保存,同时观察记录其过滤时出现凝块的情况;对储存期第0、7、14、21、28、35天的溶血率进行监测,其结果按照不同采集量比例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血管状况不佳、血流不畅"为造成采集不足量的主要原因(40/69);<50%标示量组、50%~66%标示量组、>66%标示量组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储存期末溶血率均值分别为(0.183±0.66)%、(0.157±0.072)%、(0.159±0.062)%,其溶血率在3组间及不同时间节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能有效降低凝块带来的输血风险.不同采集量比例的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均低于0.8%,符合国家标准.但<50%标示量不足量血液的溶血率从储存期第14天开始在临床利用上应制订更安全合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通过对抗线粒体抗体(AMA)-M2型阳性体检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关指标的分析,揭示PBC早期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分布状况. 方法 对20 9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NA滴度>1∶320阳性1 243例,其中AMA-M2阳性156例,阳性率0.74%,男性阳性率为0.3 (32/10 550),女性阳性率为1.2% (124/10 4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5,P<0.05);肝功能异常66例,其中碱性磷酸酶升高58例,可明确诊断为PBC;血常规异常72例;有胆囊疾病病史者47例,糖尿病史者49例,过敏史者22例;有腹部不适者75例,乏力者38例,黄疸者3例,瘙痒者1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健康人群如发现血常规及肝功能异常应尽早行AMA-M2等自身抗体检测,以利于PBC早期诊断及病情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HCV不同基因型核心蛋白(core)在肝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构建6a基因型HCV core的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6a)[pCore(6a)];分别将1b、3a和6a基因型HCV core质粒以及空质粒pcDNA3.1/myc-His(-)(pNC)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小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变化;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胱冬肽酶-3的活性变化,比较HCV不同基因型core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6a基因型HCV core的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6a)[pCore(6a)];与pNC组相比,表达1b、3a和6a基因型HCV core的HepG2细胞中,Annexin V+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其中6a基因型core较1b和3a基因型core作用显著(P=0.000、0.001);同时实验组中凋亡效应分子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及其活性较对照组均降低;其中与1b和3a基因型core相比较,6a基因型core显著降低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而在抑制胱冬肽酶-3活性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 HCV不同基因型core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基因6a型core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HCV基因6型核心蛋白可能更易导致肝癌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