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广城  黄烈  刘键  韦洁宏  杨来智  陆学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26-1927,1952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表型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以及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10种耐药基因。结果136株葡萄球菌共栓出MsrA、Sat4、ermC、mphA、ereB5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80,15%(109/136)。MRSA、MRCNS、MSSA、MSCNS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13/16)、89,47(68/76)、73,08%(19/26)、50,00%(9/18),耐药基因主要存在于MRCNS。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株占43.38%,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占37,50%;D-试验阳性率为25,00%(34/136),阳性株数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的66,67%(34/51)。耐药基因MsrA、Sat4、ermC、mphA、ereB的阳性率分别为24.26%、41.91%、56,62%、1.47%、18.38%,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结论ermC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D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以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快速筛查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可行性,利用此筛查方法了解深圳地区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经测序鉴定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srA的葡萄球菌,用一个包括这四种耐药基因引物的SYBRGreenI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荧光定量曲线和熔解温度曲线(Tm值)确证和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针对大环内酯类常见耐药基因的初筛体系;随机选取临床136株葡萄球菌,利用此初筛体系对136株葡萄球菌是否携带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表型、电泳、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对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以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此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初筛体系检测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比较达到94.8%(129/136)的一致性,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比较达到100%的一致性。136株葡萄球菌检出msrA,ermA,ermB,ermC四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75.7%(103/136),并发现多株携带多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葡萄球菌。结论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葡萄球菌是否携带有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深圳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是ermC 56.6%(77/136),msrA24.2%(33/136),ermA12.5%(17/136)。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快速筛查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可行性,利用此筛查方法了解深圳地区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经测序鉴定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srA的葡萄球菌,用一个包括这四种耐药基因引物的SYBR Gteen I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荧光定量曲线和熔解温度曲线(Tm值)确证和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针对大环内酯类常见耐药基因的初筛体系;随机选取临床136株葡萄球菌,利用此初筛体系对136株葡萄球菌是否携带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表型、电泳、测序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此方法进行评价.对携带有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细菌进行基因型别的鉴定,以了解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此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初筛体系检测葡萄球菌常见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与表型检测比较达到94.8%(129/136)的一致性,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比较达到100%的一致性.136株葡萄球菌检出msrA,ermA,ermB,ermC四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75.7%(103/136),并发现多株携带多种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的葡萄球菌.结论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葡萄球菌是否携带有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深圳地区葡萄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主要耐药基因是ermC 56.6%(77/136),msrA24.2%(33/136),ermA12.5%(17/136).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病毒性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同时检测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方法 对建立的多重RT-PCR法进行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分析,并应用该方法对167份疑似病毒性腹泻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和星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用普通RT-PCR方法、胶体金和基因序列法分析进行检测结果验证.结果 167份标本中,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53.89%(90/167),17.37%(29/167),4.19%(7/167),多重RT-PCR检测结果与单一RT-PCR检测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实验证明,同时检测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的多重RT-PCR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准确度高、特异度强的优点,是理想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5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深圳市2007年8月.2009年2月413例5岁以下的腹泻患儿腹泻急性期粪便标本,采用RT-PGR技术扩增星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基因的289个核苷酸片段,对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3份标本检出星状病毒32例,检出率为7.75%(32/413),星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7d~3岁,〈2岁的患儿占93.75%。87.5%的星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1月,与轮状病毒感染季节相似。对AstV非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序和分析,结果与北京株(FJ755355)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8%,与韩国株(AY962550)的同源性达93%。结论星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 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4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各亚组与健康对照组 HbA2浓度的差异性,计算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HbA2在不同截断值时诊断α,β及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健康对照组 HbA2均值为(3.03±0.27)%,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均值为(2.38±0.55)%,其中静止型、标准型及血红蛋白 H病分别为(2.61±0.46)%,(2.47±0.32)%和(1.07±0.17)%;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为(5.65±0.47)%,其中β0杂合子和β+杂合子分别为(5.71±0.48)%和(5.56±0.43)%;α复合β型 HbA2均值为(5.7±0.8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静止型、标准型、血红蛋白 H 病亚组 HbA2浓度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1.73,5.02,12.91和33.46,P均<0.01),血红蛋白 H病组较静止型和标准型 HbA2浓度明显减低(t值分别为15.62和21.31,P<0.01),但静止型和标准型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1.50,P>0.05)。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及β0,β+亚组、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 HbA2浓度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5.12,44.33,38.94和9.10,P 均<0.01),β0,β+亚组之间,HbA2浓度无明显差异(t=1.79,P>0.05)。124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全部检出;117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毛细管电泳系统只检出57例。分别以2.5%,3.5%为截断值,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单纯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48.7  相似文献   
38.
深部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医院内深部真菌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及沙保罗培养基,分离纯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 ion细菌鉴定系统,用ID 32C鉴定试条鉴定到种,药敏试条选用ATB FUNGU S和ATB FUNGU S 2,包括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8种抗菌素。结果267株深部真菌,检出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69.6%,15%;真菌分离率为17.1%(267/1 560);检出率最高是白假丝酵母菌,占51.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清酒假丝酵母菌分别占9%,8.6%。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4%,95.6%,92.9%,96.1%,88.5%,78.8%,52.9%,43.5%。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0~67%种间差异)。结论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0%)。鉴于不同菌种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微生物室应开展真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及药敏试验;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及鉴定HEVpb166-GST融合蛋白,为研制戊型肝炎诊断抗原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由本室制备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B121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HEVpb166-GST融合蛋白表达,用BDBiosience GST蛋白纯化系统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的蛋白进行鉴定,并对实验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LB培养液中的E.coliB121株能稳定、高效表达HEVpb166-GST融合蛋白;纯化后的成分单一,仅在43000处有表达,该蛋白能被GST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 我们的方法可获得高效的重组HEVpb166.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戊型肝炎诊断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梗死后第2、14天及26例健康正常人血清NSE含量。结果:3组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NSE水平的变化与梗死面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梗死发生的第2天,血清NSE水平达到峰值;第14天时明显下降,与第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血清NSE水平较好地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可提示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程度及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