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25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63篇 |
预防医学 | 64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背景/目的:e抗原阴性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结果是不同的。然而,在这种特殊的临床背景下,促进肝病进展的分子病毒学因素仍然很不清楚。因此,在台湾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中,作分析了HBV基因型以及核前区/核心区增强子突变对于临床和病毒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63.
自从HIV开始流行以来,白介素.2-直处于对该病进行免疫治疗的前沿,早在1983年内源性白介素.2的Ⅰ期研究就已开展。这种尝试的重要依据就是相继观察到某些功能上的缺陷即HIV-1感染患的CD4+T细胞中对抗原和丝分裂素增殖反应的降低,而这些缺陷是与白介素.2产量的降低相关的,反之分泌白介素.2的CD4+T细胞其完整性是与良好的临床转归相关的。白介素.2随机试验多以5天一周期作为起始引导方案,每8周进行一次,共进行3-6个周期。随后,大多数接受治疗患仅需要少数几个周期即可维持CD4+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4.
65.
66.
5.肿瘤逃逸机制
肿瘤从免疫系统产生了很多逃逸机制来抑制抗肿瘤反应。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增加调节性T细胞、下调肿瘤抗原和MHC分子都是肿瘤细胞用以逃避免疫识别的机制。已有很清楚的证据显示发生HCC能导致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尤其是我们已经证实尽管在超过50%的HCC患中检测到肿瘤特异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但是HCC仍然有所进展。虽然有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出现但HCC肿瘤仍然进展,这增加了对免疫治疗该肿瘤的有效性的关注。因为下面会展示,HCC的发展导致一系列不同的免疫机制,结果就是HCC患中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抑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68.
脑血吸虫病的MR诊断及分期(附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经MRI检查及临床资料证实的10例脑血吸虫病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来自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并有疫水接触史。男4例,女6例,年龄20~38岁,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6例,癫痫8例,偏瘫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TOSHIBAOPART0.35T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线圈,层厚7mm,FOV=20cm×23cm,矩阵160×256,首先行颅脑常规T1WI、T2WI扫描,再行Gd-DTPA增强扫描,剂量0.1mmol?kg。2结果2.1病灶部位及形态本组全部病灶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皮层或皮层下区,额叶2例,颞叶2例,顶叶6例。形态不规则。2.2… 相似文献
69.
70.
全球每年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死亡人数的2倍。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0年有超过60万人的死因与HBV感染有关,其中大约有40万死亡者患有原发性肝癌(HCC)。然而,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HBV感染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有关HBV感染方面的最大难题是世界上这些国家和区域中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让这些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