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考察同伴侵害、同伴拒绝与问题行为的相互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班级戏剧量表、同伴提名和教师评定的方式,对北京市密云县10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同伴侵害与同伴拒绝、外显问题行为、内化退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在两次测量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外显问题行为和内化退缩行为呈现较低的稳定性。(3)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侵害、同伴拒绝与问题行为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期的同伴侵害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外显问题行为,前期的内化退缩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同伴拒绝;对于女生,前期的同伴侵害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内化退缩行为。结论: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和行为适应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加强对其同伴交往和问题行为的关注,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父母冲突对初中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所中学的2032名初中生追踪1年。结果:(1)控制同一时间点的父母冲突后,父母冲突对间隔一年后的外显问题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友谊质量在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当友谊质量较低时,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有影响;当友谊质量较高时,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没有影响。结论:父母冲突既直接影响外显问题行为,也通过降低亲子关系质量间接影响外显问题行为;友谊质量在父母冲突和外显问题行为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能将稿件与已发表的论文进行快速全文比对,以文字重复率给出量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编辑识别重复发表、抄袭、剽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应用AMLC系统对1 480篇来稿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比对结果判断时的注意事项,以便AMLC系统能更广泛而实用地运用于医学论文的检测。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及相关炎症因子在棘球蚴感染免疫损伤中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2个组:对照组(40只)、模型组(40只)。采用原头蚴腹腔注射制备细粒棘球蚴感染模型,腹腔接种后2 d、8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每组取8只小鼠行内眦静脉取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试剂盒(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取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腹部未见异常。模型组小鼠腹部出现明显膨隆,腹腔中有包囊。对照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小鼠6个月时肝脏有大片肝细胞坏死变性,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肝组织PD-1、PD-L1表达均呈阴性,模型组小鼠3个月时肝脏开始出现明显PD-1表达的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肝损伤区域,6个月时小鼠PD-1的表达主要集中于肝坏死区域周围,可见明显增多的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2 d和8 d时均可见PD-L1表达的大量阳性细胞,1个月肝脏PD-L1呈低表达,3个月开始表达又升高。模型组小鼠TNF-α在感染2 d时高于对照组(t=15.587,P<0.05),后开始下降,从3个月开始时TNF-α升高,至6个月时达高峰,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7A在感染8 d时高于对照组(t=0.067,P<0.05),后一直呈上升趋势,至6个月时达高峰,IL-6在感染2 d开始即高于对照组,6个月时达高峰。结论IL-6、TNF-α、IL-17A参与了细粒棘球蚴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细粒棘球感染模型小鼠肝脏出现高表达的PD-1/PD-L1,随着时间延长,PD-1表达逐渐增强,尤其是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PD-L1高表达,PD-1、PD-L1在感染前期、中期就开始发挥负调节作用,可进一步促进棘球蚴组织在体内迅速生长,参与肝脏的损伤作用。在细粒棘球蚴感染早、中期,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将有助于抗棘球蚴感染。 相似文献
37.
目的构建截短的泡球蚴18(Em18)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高效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并构建截短的pET41a-Em18.4原核表达质粒,测序鉴定插入序列正确性。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rEm18.4-GST重组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出截短的pET41a-Em18.4,SDS-PAGE检测表明rEm18.4-GST重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量为41KDa处有表达条带。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显示rEm18.4-GST重组蛋白不能与AE患者阳性血清反应。结论成功构建出截短的pET41a-Em18.4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的rEm18.4-GST重组蛋白,但其缺乏抗原性,可能与Em18的空间构象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缺血性脑卒中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与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0天。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结合康复训练能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