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741篇
预防医学   26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85篇
  3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LEEP超高频射频术治疗宫颈糜烂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琛辉  夏震  杨斌  蔡海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48-3049
目的:评价子宫颈电环切术(LEEP)超高频射频术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7年5月对180例宫颈糜烂患者行LEEP超高频射频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反应、阴道排液量、出血时间及术后宫颈修复情况,观察时间为12周,对其疗效及并发症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糜烂治愈率98.9%;平均手术时间(2.60±0.58)min;术中出血>10ml1例;术后1个月内出血12例,占6.67%;术后2个月接触性出血4例,占2.22%;宫颈创面感染4例,占2.22%;并发症少。结论:超高频电波射频术治疗宫颈糜烂,阴道排液量少,阴道流血时间及修复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癫持续状态(SE)的副作用。方法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SE患儿38例,开始静脉注射0.1~0.2mg/kg,随后以0.1~0.4mg/(kg.h)持续静脉维持,根据发作状态调整剂量大小。结果26例SE患儿应用咪达唑仑维持治疗后癫发作停止。2例患儿因基础疾病死亡。副作用主要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下呼吸道感染、心率增快、意识障碍及尿潴留等。未见明显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结论应用咪达唑仑治疗S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老视前近视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共32例(64只眼)近视眼患者,平均年龄(38.5 ±2.7)岁;主视眼行常规LASIK,非主视眼行多焦点LASIK.检测项目:远近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眼压、超声角膜厚度、对比敏感度、调节幅度、焦深、波阵面像差等.对计量资料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检验水准α为0.05,对数据进行双侧检验.将调节增幅和术后角膜多焦点指数、手术前后球差改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访6~11个月,平均(7±3)个月.非主视眼术前近视力为(LogMAR-0.082±0.220),术后6个月为(LogMAR-0.004±0.213),术后较术前提高(t=4.108,P=0.009);主视眼术前近视力(LogMAR-0.055±0.218),术后6个月为(LogMAR-0.034±0.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1.P=0.334).术后6个月6 mm拟合球面Q值,非主视眼平均为(0.08±0.27),主视眼平均为(0.46±0.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1,P=0.000).非主视眼术后角膜中央区出现高屈光力范围(手术预期视近区域),平均为(5.64±3.05)mm2;术后6个月,非主视眼4只眼(12.5%)出现正球差,平均均方根值为(-0.204±0.195)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2,P=0.600);主视眼无正球差出现,均方根值为-0.791~-0.083μm,平均(-0.470±0.208)μm,和术前相比负球差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22,P=0.000),术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4,P=0.000).非主视眼术后6个月调节幅度较术前增加(0.84±0.61)D,主视眼较术前降低(0.10±0.67)D.非主视眼手术后调节力增幅和术后角膜多焦点指数、球差改变具有相关关系.结论 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老视前近视安全、有效.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伪调节,角膜多焦点性质和非球面性是手术后伪调节产生的根源,伪调节和术后负球差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对比研究非球面因子Q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接受Q值引导LASIK患者43例(43只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LASIK患者41例(41只眼)作为对照组,均取右眼进行分析,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随访时间为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检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眼压、波阵面像差、超声角膜厚度、对比敏感度等.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手术前后Q值、瞳孔直径、像差、对比敏感度、切削深度等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对有效光区和术前预期矫正的有效球镜度、K值、Q值、切削深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1.0占97.67%,对照组裸眼视力≥1.0占97.56%;试验组和对照组最佳球镜度均在-0.50~+0.50 D,试验组平均为(-0.19±0.20)D,对照组平均为(-0.17±0.17)D;试验组Q值平均为(0.50±0.28),对照组平均为(0.82±0.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4,P=0.033);试验组球差平均为(-0.265±0.156) μm,对照组平均为(-0.487±0.159)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2,P=0.011);试验组对比敏感度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试验组有效光区平均(5.74±0.22)mm,对照组平均(5.34±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2,P=0.013).结论 Q值引导LASIK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常规LASIK相比,Q值引导LASIK矫正球差具有优势,术后视觉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75.
飞秒激光辅助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早期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比较.方法 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前,分别使用飞秒激光机和Moria M2微型角膜板层刀为各30例(飞秒组和机械组各60只眼)近视患者制作同厚度角膜瓣,手术前后观察裸眼视力、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数:飞秒组:1.19;1.20.机械组:1.16;1.15.术后两组等效球镜度数变化相似.两组术后3个月,飞秒组球差增加小于机械组.飞秒组最高空间频率(18c/deg)对比敏感度比术前提高.机械组相同频率对比敏感度术后1月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与使用Moria M2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比较,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手术后早期,裸眼视力相似,球差增加较少,屈光状态更稳定,高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增加更多,显示出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6.
杨斌  张美  庞晏庆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7):119-119,110
通过对降温毯漏电故障的检修,分析了医疗设备的保护接地的重要性。只有对设备的接地系统做到经常检查,严格测试,才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7.
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实际应用的意义,尝试着将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我院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故障监测与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178.
杨斌  孙桂香  黄乐  赵彦  刘佳悦 《广东医学》2007,28(5):853-853
儿童1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致的一种能量代谢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了了解以DKA为发病特征的首次住院T1DM患儿的临床特征.本文对1999年1月至2005年9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T1DM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年龄、性别、居住环境、父母工作性质、住院天数、生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治疗情况合并感染比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发生率,研究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6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5例慢性肝炎和5例正常肝组织,筛选消化道肿瘤中APC、RASSF1A、p16、GSTP1、MGMT、DAPK、SOCS-1和RIZ18个甲基化异常频率高的肿瘤抑制基因,应用甲基化特异件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8个肿瘤抑制基因在所有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比较不同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APC、GSTP1、p16、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95.0%、90.0%、73.3%、65.0%、61.6%和60.0%,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癌旁组织中,MGMT、GSTP1和RIZ1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1.6%、40.0%和25.0%,均高于肝硬化组织(均P<0.05).p16基因甲基化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甲基化者;巨块性肝细胞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者的比例高于非甲基化者;MGMT基基甲基化者的无瘤生存期短于非甲基化者.结论 不同基因在肝细胞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甲皋化率差异显示了肝细胞癌发生中渐进的表观遗传学改变;GSTP1、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具有肿瘤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价值,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同时具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顺铂(DDP)联合表阿霉素(E-ADM)对子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中位年龄为41.6岁(30~70岁)ⅠB2期-Ⅲ期巨块型子宫颈癌病例,行DDP+E-ADM髂内动脉介入化疗,再行手术或放疗,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对手术的影响、毒副反应,并作进一步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经1~3个疗程介入化疗,总有效率为94.4%。病理切片检查示肿瘤细胞大量坏死及退变,7.4%的病例可见肿瘤细胞消失;未见严重毒副反应。51例赢得手术切除机会,术中见宫颈癌灶缩小、肿瘤组织疏松易分离,手术难度降低,肿瘤组织更易清除。5年以上存活率达93.3%,复发率和死亡率均为4%。结论:顺铂联合表阿霉素用于子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可明显缩小病灶、提高手术的顺应性,使晚期或巨块型肿瘤年轻患者获得手术清除病灶的机会;其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术后存活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