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桥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枕下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桥脑背侧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病灶镜下全切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恰当的选取手术入路、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熟练的掌握镜下显微操作的前提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脑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中占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依据手术部位将这些患者分为腕部组(n=60)和肘部组(n=20)两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腕部组患者的年龄、FIB水平均显著低于肘部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Hb、Alb、PLT、Scr、UA、BUN、P、Ca、CHOL、LDL、HDL、INR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的相关因素为糖尿病(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准确选择手术部位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应该选在肘部,未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应该选在腕部.  相似文献   
2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出血性疾患。其特征是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而并无引起血小板破坏的其它原因。成人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而行脾切除术仍无效者该如何治疗,至今仍未能解决。近年来已广泛应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GG)对 ITP 患者进行治疗,以期迅速提高患者的血小板。但该法一直未被用作维持治疗。本文报道反复使用 IVGG 对成人 ITP 作维持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N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32例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使用长春瑞滨(NVB)25mg/m2,静滴,d1,8;顺铂(DDP)30mg/m2,静滴,d1~3.间隔21d重复。应用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均可进行评价疗效,有效率46.9%.主要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其中胃肠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占78.1%;骨髓抑制以Ⅱ~Ⅲ度白细胞减少为主,占75%.结论N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6.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临床少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2.4%。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有许多棘手之处。我院于2004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了4例DAVF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NP方案和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毒性反应。方法:选择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NP方案治疗(NVB+DDP),B组接受GP方案治疗(GEM+DDP)。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6.1%、40.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NP方案和GP方案均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与心房颤动(房颤)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在CARTO3系统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并恢复窦性心律,术中对消融压力-时间曲线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复发,根据术后随访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对压力数据进行两组比较,探讨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与房颤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房颤复发18例,未复发51例。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左房前后径:[(45 ± 7) vs.(39 ± 7)] mm, P<0.05,首次发现房颤至手术时间 [24(8,60)月 vs. 7(1,24)月, P<0.01)],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5.64 ± 0.59) vs. (5.06 ± 0.46), P<0.01,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消融导管压力变异性和左房前后径可做为房颤患者首次射频消融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95%置信区间、P值分别为(9.489, 2.080~43.280,P<0.01)和(1.152,1.019~1.302, P<0.05)。 结论 压力变异性及左房前后径可做为心房颤动患者首次行射频消融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术中对宫颈软化的效果,方法:60例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药组)术前2—18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列醇200μg;30例(对照组)未放置任何药物。观察术中的宫颈软化情况、两组扩宫率、扩张宫颈所需时间、患者疼痛情况及用药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组较对照组扩宫率下降,扩张宫颈更轻松,扩张宫颈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感觉疼痛的机率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组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以软化宫颈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附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假两性畸形性染色体大多为46,XY,性腺为男性,但具有部分或全部女性表型。本文回顾我院自1980-03~2003-10收治的3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细胞遗传学、内分泌学检查,剖腹探查和病理检查。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