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与微血管密度参数(MVD)鉴别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子宫内膜癌组,纳入的126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增生组。分别对各组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测量其血流参数和组织切片微血管密度参数(MVD)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RI和PI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MVD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Ⅰ、Ⅱ和Ⅲ期组患者的RI、PI和MV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Ⅰ组RI和PI均高于子宫内膜癌Ⅱ组和Ⅲ组,MVD低于子宫内膜癌Ⅱ组和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Ⅱ组RI和PI均高于子宫内膜癌Ⅲ组,MVD低于子宫内膜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预后良好子宫内膜患者RI、PI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子宫内膜患者,MVD水平低于预后不良子宫内膜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MVD与RI、PI值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RI、MVD联合对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彩超血流参数PI和RI及MVD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可有效指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成人腹腔干异常的MSCT诊断和后处理选择。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6月上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发现腹腔干变异和病变共65例,分析变异和病变的CT表现并比较三维重组的显示效果,结合临床表现、脏器灌注、疾病类型进行总结。结果 (1)腹腔干变异27例: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16例,表现为腹主动脉发出短粗的动脉干后直接分出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缺如2例,表现为肝总动脉与脾动脉分别单独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腹腔干一级分支起源变异9例,表现为肝总动脉或脾动脉不从腹腔干发出,而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VR能立体直观显示腹腔干变异。(2)腹腔干管壁病变32例:腹腔干孤立性夹层5例,表现为血管壁内膜撕裂形成真假双腔,其中2例合并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腹腔干动脉瘤20例,表现为管腔局限性囊状或梭形扩张,其中14例合并其它内脏动脉的动脉瘤或夹层。腹腔干附壁血栓7例,表现为腹腔干管壁血栓形成,管腔变窄。MPR能清楚显示夹层的破裂口及内膜片,VR可直观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3)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6例:表现为腹腔干近端受中弓韧带压迫呈"鱼钩状"或"U形"狭窄及狭窄后扩张。斜矢状位MPR有助于观察。结论 CT增强血管成像能有效诊断及区分腹腔干的变异及病变,辅以恰当的后处理技术,能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腹腔干异常。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门诊测量腹膜透析病人血压与病人在家中测压结果的差异性,观察门诊测压的可靠性,探讨门诊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30例,对家中测量血压者统一培训并对血压计校对核准,在限定多项影响因素之后收集病人诊室和家测血压值,并进行比较,统计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结果]诊室收缩压131.83mmHg&#177;23.11mmHg,诊室舒张压78.40mmHg&#177;13.99mmHg,家测收缩压127.91mmHg&#177;20.15mmHg,家测舒张压76.60mmHg&#177;11.80mmH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高血压发生率为46.67%,家测高血压发生率为3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0%。[结论]经对可能影响血压的多项因素控制后家测血压和诊室血压一致,并且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较既往文献报道更低。因此,本中心诊室测压值可作为质控标准和调整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三种非创伤性检测手段对老年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平板运动试验和Holter监测对老年患者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曾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且于造影前后2个月内完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和平板运动试验(TET)的老年疑诊冠心病患者114例,其中部分患者完成Holter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114例中有89例诊断为冠心病,25例排除冠心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RECT法分别为92.1%和60.0%,平板运动试验(以最大ST/HR≥2.2mV/次·min为阳性)分别为80.9%和80.0%,Holter监测为57.9%和71.4%。SPECT、TET法的敏感性好于Holter法(P<0.05),SPECT法的特异性较Holter法差(P<0.05)。以SPECT‘评分和TET的最大ST/HR斜率作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PECT法和平板运动试验(最大ST/HR斜率)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价值优于Holter监测。  相似文献   
10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VEGFR(VEGF receptor)所介导的“出芽式血管生成(sprouting angiogenesis)”,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靶向VEGF以及VEGFR的药物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如bevacizumab、sorafenib、aflibercept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方式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在临床上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成功实现了相关药物的临床转化。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抗VEGF/VEGFR靶向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肿瘤对药物的抵抗性以及药物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这些问题同时也是转化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故新靶点以及新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对抗VEGF/VEGFR抗癌药物研发和治疗的背景、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为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的推进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筛选出参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的相关蛋白。方法标本来源:2例中分化腺癌,淋巴结未侵及;1例低分化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局灶伴印戒细胞癌分化,胃小弯侧淋巴结可见癌转移。裂解液、超声破碎法提取胃腺癌组织总蛋白,经双向电泳后获得胃腺癌组织蛋白质图像,运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找到胃腺癌伴淋巴结转移和胃腺癌不伴淋巴结转移的差异蛋白质。应用四级杆飞行时间电喷雾串联质谱(Q-TOF)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最后用Mascot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与胃腺癌不伴淋巴结转移相比,胃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中有2个蛋白质点高表达,质谱鉴定结果为胃蛋白酶A(pepsin A)、巨噬细胞加帽蛋白(macrophage-capping protein);在胃腺癌不伴淋巴结转移中有1个蛋白质点高表达,质谱鉴定结果为免疫球蛋白κ链恒定区(Igκchain C region)。结论巨噬细胞加帽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推测其可能在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王朝晖  杨彬 《大众健康》2012,(10):32-32
我的母亲是一位81岁的老人。我发现母亲的血压总是很不稳定,有时一下子特别高,尤其是在早晨;主要是收缩压高,脉压差大,有时可以达到160/65mmHg。这种时候,母亲便感觉头晕。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老年人的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呢?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降低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住院期间施行留置导尿管患者12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洗对照组。从留置导尿管当日起,第3天和第7天按无菌操作收集尿液行尿常规、尿培养+菌落计数检查。结果:常规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9.75%,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5%,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0.00%,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4%,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置导尿时间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生理盐水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康复医学日渐被医学界所重视,我国现代康复医学自1982年起步至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体系的学科.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 的一门科学.我院的康复医学科自2011年3月份正式成立,在康复医学科筹建及正式运营的8个月时间内,经历了从探索到管理思路日渐清晰的过程,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对康复医学科的现状、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人员培养、发展瓶颈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0.
多房棘球蚴病是致命性很强的人体蠕虫病。而最常用的治疗药阿苯达唑(ABZ)由于其非可溶性和仅通过肝脏代谢,故口服生物利用度颇差。作者用多聚D,L-交酯(PLA)微粒作为可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制备一种ABZ的注射剂并评价该新的胶体递药系统对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