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黄芪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均符合脾胃虚寒型辨证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通络汤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泌素17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胃泌素17、PGI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PGII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肯定,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Hp阳性P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溃愈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4%(38/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腹痛、烧心、反酸、嗳气及恶心)积分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接受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经意向性治疗分析方法对比两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方案数据分析方法下分析,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体征,且可有效降低血清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儿童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效果,探索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以马山县城南小学作为干预组,城北小学作为对照组,以2~5年级在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十预组中开展以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级模式健康教育为主体的综合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干预前后学生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学生常吃水果(38.9%)、常喝牛奶/酸奶/豆奶/豆浆(27.1%)等健康行为发生率低于干预组(45.9%、32.9%,P〈0.05);而常喝软饮料(4.9%)、偏食(23.7%)、看电视或录像3h及以上(29.2%)、骑车带人(37.9%)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2.3%、18.9%、13.7%、30.0%,P〈0.05)。干预组学生干预后,常吃蔬菜(75.7%)、天天吃早餐(75.2%)等健康行为发生率高于干预前(68.5%、67.5%,P〈0.05);常喝软饮料(2.3%)、偏食(18.9%)、看电视或录像3h及以上(13.7%)等危险行为发生率低于干预前(7.0%、24.2%、18.7%,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级模式健康教育为主体的综合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建立相关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44.
45.
杨丽萍  杨小春 《医学信息》2010,23(1):200-201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产妇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期间院外接诊的384例孕产妇采取有效的救治,实施规范的治疗与护理,然后总结分析效果与意义。结果全部384例病例,院外救护成功。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产妇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赵悦  江新宁  张思宁  马良  睢岩  张邵民  杨小春 《临床荟萃》2011,26(24):2153-2155
低钠血症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低钠血症在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中起重要作用[1],对CHF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近年来收治的中、重度CHF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了3年随访,观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为C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静脉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静脉炎是静脉治疗最普遍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有关静脉炎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护理界研究的热点,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现将静脉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静脉炎病因研究进展1·1物理因素包括输液量、速度、输液时间、压力以及输入液温度;静脉导管长度、留置位置、时间和穿刺护士的技术;环境温度和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作用等因素[2]。1·1·1输液速度:Hessov等[3]将5%的葡萄糖溶液60 mL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输入兔耳缘静脉。第一组将溶液持续超过5 h缓慢输入;第二组在1 h左右快速输完这些液体,第三组将溶液分两次间隔4 h,每次30 min间断输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快速和间断输入组静脉的炎性改变轻于缓慢输入组。1·1·2输液压力:朱咏梅等[4]采用微量泵和手工推注两种方法将等量化疗药在相同的时间内注入兔...  相似文献   
48.
广西首次发现新的带绦虫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鹿寨、三江县是否存在带绦虫的新种或变异种。我们在鹿寨、三江、田东和融水4个县分别选择了绦虫病流行较重的一个村屯,采用实地观察、个别询问的方法进行基本流行因素调查,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驱绦治疗,所有收集的绦虫进行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鹿寨点居民有吃生猪肝的习惯,所有患者均否认吃过生牛肉,绦虫感染率10.91%(25/229);三江点有吃生猪肉习惯,绦虫感染率约6.78%(69/1018);田东无生食肉类的习惯,但猪的囊虫感染较普遍;融水点居民有吃生牛肉的习惯。绦虫头节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鹿寨和三江点绦虫头节除有4个大吸盘外,中央略隆起,有一较小的附着器,形似一个小吸盘。结论:鹿寨、三江两地绦虫病的感染与吃生猪肝或生猪肉有关;绦虫头节有4个大吸盘,中央有一小吸盘,很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绦虫种或变异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某市护士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 (WHOQOL一1 0 0 )和生活事件量表 (LES) ,对某市 8家医院 33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在生理、心理、环境领域、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低于常模 ;综合医院护士在环境领域、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高于专科医院护士 ,自评不同健康状况护士的生活质量也存在差异 ,生活事件总分与生活质量各领域 (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除外 )存在负相关。结论 护士的生活质量低于常模 ,生活事件对护士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0.
国内尚未见到非丝虫病流行区 IFAT监测的报道,而广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区人群已连续10年血检监测未发现微丝蚴阳性,人群抗体水平也已明显降低,但是否已降到非流行区水平,不甚清楚.为此,我们于1992年选择了广西非丝虫病流行区的人群进行血清抗体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