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作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口腹吸盘内壁密布绒球状突起,并可见单生及2~5个簇生尖齿。体壁呈玉形皱褶或呈波状皱褶并可见皮孔。皮棘为单生,多呈圆锥形,而在腹吸盘两侧及其后的皮棘,其末端常分为2~5支,呈梳齿状,此特征在光镜下观察易误认为簇生皮棘。 相似文献
2.
对橡胶厂制鞋工人作了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SCE频率的分析,两项结果在厂内的两组间差异都不明显。但染色体畸变与长春地区正常人比较,厂内两组明显增高,SCE频率也偏高。关于橡胶厂制鞋工人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磷酸盐Giemsa法观察了小剂量X射线照射对人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影响。其结果照射组各剂量点均不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证实了SCE对电离辐射不敏感,说明染色体结构畸变和SCE的发生是彼此独立的两个不同事件。 相似文献
4.
杨宝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2)
<正> 大量的资料证明,许多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可诱发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潜在遗传危害的讯号,和人类肿瘤发生、流产、遗传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自1960年体外周围血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以来,医学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料表明,放射线不仅能诱发染色体畸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率与射线有较好的线性关 相似文献
5.
对第二松花江吉林江段沿江居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及SCE进行了调查。前者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而后者则明显升高,二者均有距江水愈近,改变愈大的倾向,说明这种改变可能与江水被污染有关。但致害物质是多因素的,其中甲基汞及汞可能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6.
自从Harrison氏创造了组织培养法以来,有关组织培养的研究日益进展,近年来发展较快,除观察细胞生长、分裂、运动、变性、吞噬、染色等以外,已推及生化学、药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应用。Carrel及Burrows氏用复盖培养法作了动物骨髓组织培养,Wetzmann及Posern二氏于1937年作了人的骨髓培养,Osgood及Brownlee氏用液体培养法作了人的骨髓培养,以后关于骨髓培养的研究时有报告。平木氏提出了简易骨髓组织培养法。用骨髓及末梢血培养法研究血细胞 相似文献
7.
8.
9.
10.
<正> 我们于1974年将染色体分析用的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了较大改进,经过几年的应用表明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结果稳定可靠,现介绍如下。 方法:不含血清的细胞培养液2ml中加入耳垂或静脉血及PHA各约0.1ml,放37℃培养,培养结束前6~8小时加入秋水仙素液,其最终浓度为约0.2ug/ml,培养至50~54小时收集细胞,按常规方法制片、备检。 应用:用上述方法,到1980年累计检查了1,032例,平均失败率为12.1%。前期因操作不熟练,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