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研究五加双参片对顺铂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顺铂组、五加双参片组和五加双参片 顺铂组,连续ig给药10d后采样,分别测定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皮质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红细胞SOD活性和血清MDA含量,并观察肾脏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顺铂组血清Scr、BUN明显升高,红细胞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肾皮质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五加双参片 顺铂组血清Scr、BUN降低,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MDA明显降低,肾皮质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酶组化和病理切片显示肾脏结构较顺铂组明显改善。结论 五加双参片可减轻顺铂肾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顺铂所致血液和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3.
急诊开颅手术常用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镇痛药、肌松药及吸入全麻药复合应用 ,配伍各不相同 ,本研究选取三种复合全麻 ,探讨对患者血浆nitricoxide(NO)的影响 ,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ASAⅢ~Ⅳ的急诊开颅手术 90例 ,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3 0例。麻醉前静注阿托品 0 .0 2mg·kg-1,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 ,套管针穿刺留置供采血样。1.2 方法 :A组 :硫喷妥钠 5mg·kg-1、2 5 %羟丁酸钠 80mg·kg-1,氟芬合剂诱导 ,去氮插管。用 2 5 %羟丁酸钠 40mg·kg-1、…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组织P53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悬浮芯片法检测117例乳腺原发浸润性导管癌、10例复发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和31例正常人血清中HIF-1含量,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原发、复发乳腺癌血清HI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癌高于原发癌(P〈0.05);血清HIF-1和组织P53蛋白水平在不同的病理学特征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的HIF-1与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4,=0.000)。结论血清HIF-1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过程,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乌藤镇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及丘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弗氏完全佐剂(FCA)制造动物模型,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药物,采用辐射热照射法,观察乌藤镇痛胶囊对AA大鼠痛阈及丘脑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乌藤镇痛胶囊能提高AA大鼠疼痛模型痛阈值,抑制丘脑iN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藤镇痛胶囊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中枢丘脑i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 )中胆碱酯酶(CHE)的检测对老年脑出血的诊断意义及护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Dimension AR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 45 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及 30 例对照组患者脑脊液CHE 活性进行测定,并给予积极护理.结果 老年脑出血患者脑脊液 CHE 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比较差异显著(P<0.01),恢复期CHE 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脑脊液CHE 活性与蛋白浓度及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积极护理使出院时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脑脊液中CHE 活性的测定对脑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全面、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9.
急性应激时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状态下脑内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强迫游泳应激后1、3小时的大鼠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内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应激结束后1小时,海马和下丘脑内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增高(t分别为2.32、2.61,P均<0.05)。应激结束后3小时,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内NO含量均显著增高(t分别为3.57、4.26、3.88、4.93,P均<0.01),NOS活性均显著性增高(t分别为2.32、2.61,P均<0.05)。结论:急性应激状态下,各脑区的NOS活性增加,产生的NO可能介导了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