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5篇
肿瘤学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脑缺血诱导的缺血性脑损伤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兴奋性氨基酸中毒、离子稳态的失衡、梗死周边区去极化、血脑屏障的破坏、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等,这些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在缺血脑组织中呈现时间、空间变化的动态过程[1].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不完全性脊髓缺血损伤机制研究提供理想的载体. 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3根组、4根组,每组8只.对照组用于排除麻醉和手术对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3根组、4根组分别结扎3根、4根腰动脉.各组麻醉后记录基线诱发电位,手术/结扎后30 min、2d、7d记录诱发电位;麻醉清醒后、手术/结扎后2d、7d进行运动功能评分;手术/结扎后7d后取缺血中心区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 结果 3根组动物结扎后30 min诱发电位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后2d、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根组动物结扎后30 min、2d、7d3个时间点诱发电位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物手术/结扎后30min、2d、7d3个时间点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物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诱发电位波幅变化一致. 结论 结扎3根腰动脉可以造成可逆性不完全性脊髓缺血损伤,结扎4根腰动脉可以造成不可逆性不完全性脊髓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43.
目前对于经颅刺激脑皮层在肌肉接收复合肌肉诱发电位,尚无一个非常明确的警报标准.本实验旨在观察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兔缺血性脊髓损伤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总结姑息性伽玛刀治疗老年(≥65岁)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自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治疗134例老年脑转移瘤患者,共治疗212次,治疗病灶403个,平均中心剂量及边缘剂量分别为(29.3±8.4) Gy和(15.9±4.8) Gy.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Cox回归分析影响伽玛刀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 结果 获影像学随访的372个病灶中,完全消失66个(17.7%),部分缓解174个(46.8%),无变化94个(25.3%),部分进展38个(1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9个月.影响伽玛刀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治疗前KPS评分、脑转移预后分级(RPA分级)、转移瘤数目和原发肿瘤的控制情况. 结论 伽玛刀治疗老年脑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有助于维持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5.
146.
普通钨丝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巨型动脉瘤杨卫忠1石松生1吴怀清2梁日生2张国良1刘才兴1关键词动脉瘤;钨丝;栓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350001)1.神经外科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1996年以来,作者在反复体外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普通电灯泡的钨丝...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反义基因片断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寡核苷酸转染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用RT—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Boyden小室模型研究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uPAR反义寡核苷酸作用u251胶质瘤细胞后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结论:uPAR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断能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显微外科-超声吸引手术刀切除6例海绵窦(Cavernoussinus,CS)内肿瘤,5例经CS外侧壁入路,1例经上壁入路,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该手术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用手术进路,应用显微外科-超声吸引手术刀(CUSA)切除肿瘤。头抬高20~30°有助于CS内填塞止血,对术中可能伤及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者,应首先显露颈部ICA及其床突上部,以备必要时可暂时孤立ICA,并予以直接修复或重建。  相似文献   
149.
10例斜坡脑膜显微手术切除,4例岩斜型取耳后切口,经CPA入路,3例单纯斜坡型取颞枕入路,3例蝶骨岩斜型中,1例取颞后—枕下联合入路,另2例分期手术,分别取耳后CPA入路和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恢复良好,显效4例,进步4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150.
显微直接手术仍是颅内动脉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 ,而动脉瘤术中破裂和围手术期的脑缺血甚至梗死是影响动脉瘤疗效的两大主要因素。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3月手术治疗破裂的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2 1例 ,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脑缺血性损害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性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2 .6± 11.7岁 (2 3~ 5 7岁 )。其中 16例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 3d内入院 ,3例于 SAH后 4~ 6 d入院 ,DSA检查前、后破裂各 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失语、肢体无力、小便失禁、动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