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535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08篇
  8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的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阵发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频繁复发并加重的病例,研讨此现象发生的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对连续5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观察术后两周内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消融术后两周内10例(18.5%)有房颤早期复发或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其中4例(7.4%)出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此4例患者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两周左右心律逐渐恢复正常,继续服药至3个月,停药后房性心律失常风暴患者仅有1例仍有房颤发作,行二次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术后无房颤发作。结论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发作较常见,少数患者短期内房颤发作更加频繁,表现为房性心律失常风暴现象。其可能为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所致,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不必急于短时间内二次消融。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程度近视视功能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7例6-14岁在我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的儿童,经过散瞳验光后确诊为近视,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轻度近视组56例、中度近视组32例、高度近视组9例;所有患者屈光矫正后进行视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强化健康教育。结果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组中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轻度近视组患者调节平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儿的视功能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近视患者的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视功能训练,提高近视患者的戴镜依从性,改善视功能,减缓近视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43.
采用食管心房调搏仪的程序刺激方式,对植入起搏器术后的19例病人行程序胸壁刺激试验。利用程序刺激可预先设置刺激时间、扫描的RS2间期、步距、分频等有关参数,比非程序刺激行胸壁刺激试验具有操作更为方便、可控性强、检测数据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可避免起搏器抑制时间过长而导致心脏停搏和产生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甘孜县藏族成年人群不同临床类型高脂血症患者清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探讨其与血清中肝功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甘孜县661例藏族成年志愿者血清,测定血脂代谢指标、肝功指标和血清蛋白水平。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进行高脂血症临床分型。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研究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发生例数分别为212、140、85和43例,非高脂血症组18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脂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GT)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血清蛋白水平与ALT、AST相关性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为因变量,ALB,ALT和AST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TP=25.149+1.066(ALB)-0.158(ALT)+0.268(AST);混合型高脂血症,TP=28.211+1.011(ALB)-0.067(ALT)+0.176(AST);非高脂血症,TP=37.86+0.79(ALB)-0.079(ALT)+0.162(AST)。结论高脂血症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可诱发肝功能损害,AST和ALT是影响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蛋白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甘孜县藏族成年人群中,仅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TP水平改变明显,这可能与该区藏族人群的肝功代偿能力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 200例NAFLD患者为NAFLD组,2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BMI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与NAFLD的关系。结果 NAFLD组BMI[(26.72±3.51)kg/m~2]、谷丙转氨酶[(25.22±15.74)u/L]、谷草转氨酶[(25.19±12.73)u/L]、γ-谷氨酰转肽酶[(45.57±36.73)u/L]、总胆固醇[(5.22±1.39)mmol/L]、三酰甘油[(3.61±1.87)mmol/L]、LDL-C[(3.36±1.15)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3.33±2.72)kg/m~2,(21.10±9.96)u/L、(18.60±5.56)u/L、(23.54±21.02)u/L、(4.37±0.82)mmol/L、(1.27±1.01)mmol/L、(2.95±0.69)mmol/L](P0.05),HDL-C水平[(1.08±0.35)mmol/L]低于对照组[(1.21±0.31)mmol/L](P0.05);NAFLD组总胆红素[(11.19±4.65)μmol/L]、直接胆红素[(3.45±1.41)μmol/L]、间接胆红素[(7.61±3.20)μmol/L]水平与对照组[(10.73±6.82)、(3.62±1.61)、(7.59±3.52)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kg/m~2(OR=3.350,95%CI:1.871~6.000,P0.001)、总胆固醇5.72mmol/L(OR=5.263,95%CI:2.096~13.219,P0.001)、三酰甘油1.70 mmol/L(OR=9.684,95%CI:5.603~16.738,P0.001)、LDL-C3.12 mmol/L(OR=2.789,95%CI:1.610~4.830,P0.001)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HDL-C≥0.91mmol/L(OR=0.300,95%CI:0.148~0.609,P0.001)为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高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为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高HDL-C为N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牙胚发育各阶段(蕾状期E14.5、帽状期E16.5、钟状期E18.5、钟状晚期P1及牙根形成期P7)标本,进行TRPC1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TRPC1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呈动态时空表达。在蕾状期增厚的牙板上皮,帽状期和钟状早期的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钟状晚期的成釉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及牙根形成期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均可见阳性信号表达,且呈增强趋势。结论 TRPC1可能是一种新的参与调控牙胚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牙齿发育矿化的跨膜信号转导分子。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急诊ICU和综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将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90例使用密闭式吸痰做为观察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5±4.3)d、治疗6d后CPIS评分(4.9±1.2)分、VAP发生时间(8.9±3.8)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8±5.6)d、治疗6 d后CPIS评分(8.8±1.3)分、VAP发生时间(4.3±2.0)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避免外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杨俊 《大家健康》2015,(5):158-159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相关影响避孕生殖健康的因素与人流风险相关性。方法:本次选取流动人口中有≥1次人流史的已婚育龄妇女100例作观察组,均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集的无流史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资料100例进行比较,评估关联性。结果:本次选取资料妇女年龄平均为(30.9±4.9)岁,其中74%在20-35岁之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15%;小学及以下占30%,初中占55%。长效避孕76%,短效避孕24%。观察组乡镇/市计生服务占获得避孕方法占20%,对照组为34%,有统计学差异(P<0.05)。避孕知识来源,观察组计生干部占22%,对照组占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探讨与人工流产风险关联,可显著降低流产率,确保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相关影响避孕生殖健康的因素与人流风险相关性。方法:本次选取流动人口中有≥1次人流史的已婚育龄妇女100例作观察组,均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集的无流史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资料100例进行比较,评估关联性。结果:本次选取资料妇女年龄平均为(30.9±4.9)岁,其中74%在20-35岁之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15%;小学及以下占30%,初中占55%。长效避孕76%,短效避孕24%。观察组乡镇/市计生服务占获得避孕方法占20%,对照组为34%,有统计学差异(P<0.05)。避孕知识来源,观察组计生干部占22%,对照组占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探讨与人工流产风险关联,可显著降低流产率,确保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