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总结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的诊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股骨骨折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病例10例,发病部位及原始内固定材料:股骨干7例,原始内固定材料髓内钉6例,钢板1例;股骨粗隆间2例,原始内固定材料髓内钉1例,钛板1例;股骨髁上1例,原始内固定材料为普通解剖钛板.原始损伤均为闭合骨折.原始内固定手术方式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内固定物手术之前均无感染迹象.在彻底清创、扩髓、开槽刮除病灶和高压脉冲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灌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术后13 ~3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感染无复发.[结论]切开复位术式和取内固定术中清创不彻底可能是感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彻底清创和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是治愈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消炎止痛膏联合钻孔减压自体髂骨松质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钻孔减压自体髂骨松质骨打压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炎止痛膏联合钻孔减压自体髂骨松质骨打压植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7.23±7.65)、(83.84±6.69)、(86.71±6.15)分,均高于对照组[(72.91±8.12)、(79.31±6.25)、(83.22±6.33)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4、8、12周,两组血浆S-100B及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S-100B分别为(75.21±6.66)、(72.85±...  相似文献   
33.
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3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96例,围手术期给予LMWH预防性治疗.术前及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评价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 未用药组中有8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22.2%,用药组中有9例DVT阳性,发生率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LMWH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THR术后DVT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改良灌洗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5—2015-05诊治的46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采用以"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和"脉冲式灌洗法"为主要特点的改良灌洗术治疗。结果46例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灌洗管意外脱落,灌洗一直保持通畅,灌洗成功率100%。35例因较大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导致管道堵塞或灌洗不畅,消毒后采用旋转、拉紧灌洗管两端或滑动管道等方式顺利解除阻塞。5例灌洗管出口或入口处感染,其中1例为灌洗管出、入口同时感染,每天换药2次,于3~5 d内症状消失,无复发。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6)个月。3例保留内固定物者术后4~6个月出现感染复发,但骨折已愈合,取出内固定物再次灌洗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灌洗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5.
骨伤科病人急性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伤科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以及早期诊断和预防肺栓塞。方法 统计1998年3月-2002年7月骨科患者合并致死性肺栓塞15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者总数的20.8%仅次于颅脑外伤(47.2%),其中大于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病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于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长期制动、合并心血管疾患患者,肺动脉栓塞发病率明显增高。病人可因用力、搬动等诱因突然发病。故本病起病急骤、凶险,且治疗手段有限,故病死率极高。尸检资料表明,肺栓塞发病率远较实际临床诊断为高,漏诊率达80%以上,应引起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骨伤科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 ,以及早期诊断和预防肺栓塞。方法 统计1998年 3月~ 2 0 0 2年 7月骨科患者合并致死性肺栓塞 15例 ,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者总数的 2 0 8%仅次于颅脑外伤 (4 7 2 % ) ,其中大于 5 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病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大于 5 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长期制动、合并心血管疾患患者 ,肺动脉栓塞发病率明显增高。病人可因用力、搬动等诱因突然发病。故本病起病急骤、凶险 ,且治疗手段有限 ,故病死率极高。尸检资料表明 ,肺栓塞发病率远较实际临床诊断为高 ,漏诊率达 80 %以上 ,应引起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7.
于美文  戴士峰  杨佐明 《护理研究》2014,(17):2117-2118
<正>股骨髓内钉术后感染治疗困难,股骨周围软组织肌间隔较多,感染病灶较深,很难彻底清创和引流,往往需要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基础上实施清创灌洗术治疗。常规护理常因存在引流管脱落、堵塞不畅等缺点,造成灌洗失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继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情况及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对创伤患者继发急性肺栓塞死亡病例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死亡数占死亡患者总数的21.1%,其中大于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病例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后继发脉栓塞死亡率高,〉50岁、合并髋部或下肢外伤、长期制动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9.
4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和翻修技术。方法对12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和52例(59侧)人工全髋翻修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36例均获1~10年的随访,平均3年8个月。术后患髋Harris评分平均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广泛开展的手术之一,其10年优良率已超过80%,但同时也出现了感染、脱位、人工关节松动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假体功能效果,人工假体存留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