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线粒体形态改变及性质。方法: 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30min再灌注6h(B组)、12h(C组)、24h(D组)、 48h(E组)和7d组(F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B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与A组相同,E组和F组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E组和F组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嵴膜表面密度较A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和平均截面积较A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 老龄大鼠脑缺血后产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直接与脑缺血再灌注时程相关。  相似文献   
82.
TGF-β各亚型与其受体在猪皮肤及毛囊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两种异构体(TGF—β1和β2)及其受体(TGF—ORII)在黑毛白皮小香猪皮肤及毛囊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GF-D亚型及其受体在黑毛白皮小香猪皮肤及毛囊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TGF-β蛋白颗粒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后期及退行期的毛囊外根鞘和内根鞘细胞,在皮下脂肪细胞中亦有弱阳性表达。TGF—β2的蛋白颗粒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有阳性表达,在真皮乳头层大部分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强阳性表达。在毛囊的退行期,毛囊外根鞘细胞、毛隆突细胞和结缔组织鞘成纤维细胞中有阳性表达。TGF-β R Ⅱ主要存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毛囊结缔组织鞘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中有阳性表达,特别是在退行期早期的毛乳头基质细胞、外根鞘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在退行中晚期的外根鞘部分细胞中有阳性表达,但明显减弱。TGF-β1、TGF—β2和TGF—β R Ⅱ在猪皮肤中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7.0±2.5,24.2±3.1,13.2±2.9。结论:TGF—D的异构体及其受体主要表达于毛囊生长期晚期和退行期早期,可能在毛囊从生长期向退行期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cceptor,AT1R)在不同程度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AT1R检测,同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T1R mRNA的表达。结果 Ⅰ型胶原面积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增加。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市在肝小叶周边及肌窦区星形细胞(HSC)的胞质内。12例正常肝组织中8例呈阳性表达,18例纤维化肝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纤维化肝脏组AT1R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肌脏组(P<0.001),并随Ⅰ型胶原面积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纤维化肝脏组AT1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P<0.01)。结论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增加,AT1R及AT1R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多,AT1R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可在哺乳细胞中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荧光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转染成骨细胞,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已经克隆的bFGF基因从PBR322-bFGF载体上亚克隆到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3T3细胞,36h后观察瞬时表达情况。结果 ①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情况,观察到部分经转染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免疫组化检测bFGF的表达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部分经转染的细胞呈阳性(棕色颗粒)。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并在3T3细胞中表达了bFGF。  相似文献   
85.
超薄切片技术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薄切片技术作为病理学诊断和组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一位出色的电镜技术工作者不仅要熟悉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原理 ,还要熟练掌握该技术 ,能制备出一张优质的超薄切片 ,以便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电镜用于活检和疑难病诊断也逐渐增加 ,由于电镜样品制备费用比较昂贵 ,因此有必要对超薄切片的质量进一步要求。1 标本的取材和固定如何获得 1张超微结构保存完整的超薄切片 ,固定是极为重要的过程。为了使离体组织如同活组织一样 ,这就要求生命的全过程 (包括酶促反应 )立刻停止 ,细胞及…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制备抗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ecombinant human angiogenin,rhANG)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消化道肿瘤实验研究。方法 用重组基因工程菌表达,SDS法纯化的rhANG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并纯化多克隆抗体,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等方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此次获得的抗血清ELISA方法效价达1:12800,检测ANG灵敏度最低为8~16μg/L,不与其他细胞因子和血清反应。该抗体与20%~30%消化道恶性肿瘤呈阳性反应。结论 ANG多克隆抗体对表达ANG的肿瘤组织反应特异性强,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该抗体可用于ANG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体外转染canstatin核糖核酸 (RNA)对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新西兰白兔胸主动脉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 ,将外源性canstatinRNA转入VSMC中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及电镜观察canstatinRNA转染细胞的凋亡。实验共分对照组、DOSPER组和canstatin组。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成功转入VSMC并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canstatinRNA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细胞生长期 (G1期 )阻滞 ,G1期细胞 ( 5 8 93± 2 17) %较对照组 ( 4 9 13± 2 0 7) %及DOSPER组 ( 4 9 99± 1 45 ) %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期 (S期 )细胞 ( 19 88± 2 2 8) %较对照组 ( 2 8 0 6± 3 77) %及DOSPER组( 2 8 5 0± 4 41) %减少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anstatin组RNA转染细胞的凋亡率 ( 17 74± 3 93) %高于对照组 ( 4 89± 3 5 9) %及DOSPER组 ( 4 0 6± 1 80 ) %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对照组及DOSPER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UNEL检测显示 ,canstatin基因转染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电镜下观察到转染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成功转染VSMC并能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血管成形术后Ⅰ型胶原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与金属蛋白酶 1(MMP 1)和金属蛋白酶的组织型抑制剂 (TIMP 1)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型猪髂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 ,分别在血管成形术后 1、2、3和 6个月取材 ,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加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血管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 (VSMC)表型特征、Ⅰ型胶原、MMP 1和TIMP 1的表达情况。结果 :血管内膜增生及影像学狭窄在成形术后 3个月达高峰 ,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在成形术后逐渐增高 ,MMP 1的表达水平在血管成形术后早期较低 ,至 6个月时达正常血管水平 ,而TIMP 1在血管成形术后早期即明显增高 ,在 3个月内达高峰 ,6个月时仍稳定在较高水平 ;VSMC表型在早期主要是合成型 ,而后期以收缩型为主 ;TIMP 1/MMP 1的比值与新生内膜面积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6 5 ,P <0 .0 1)。结论 :血管成形术后细胞外Ⅰ型胶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Ⅰ型胶原的动态演变主要取决于TIMP 1/MMP 1的活性比值 ,并与VSMC表型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9.
背景: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下游效应因子,是最重要的致纤维化生长因子,在多种纤维化疾病中高表达。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硬皮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上、下游效应基因表达的关系,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硬皮病组织中的促纤维化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8-05/11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 材料:组织标本均来源于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患者,正常皮肤来自整形手术中切除的多余皮肤。 方法:收集硬皮病皮肤组织、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在硬皮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②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③比较增生性瘢痕、硬皮病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的情况。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基底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亦有阳性表达。硬皮病皮肤组织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mRNA过表达,而正常皮肤组织无或仅有极弱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硬皮病皮肤组织有明显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带。 结论:在硬皮病纤维化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是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协同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  相似文献   
90.
CTGF mRNA在植皮残余创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植皮术后残余创面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创面组织中CT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CTGF蛋白及mRNA在残余创面组织中高度表达,CTGF阳性颗粒面密度及mRNA指数分别为(0.512±0.054)和(0.91±0.23),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余创面修复后,CTGF的表达下降到正常皮肤的水平。结论:CTGF可能在残余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