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2篇
  免费   925篇
  国内免费   547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713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1977篇
内科学   1365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609篇
特种医学   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79篇
综合类   4951篇
预防医学   1987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2032篇
  21篇
中国医学   2193篇
肿瘤学   484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92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创建一个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治疗中不同大小的不对称牵引力的应用,并研究其颢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超微结构及组织学的改变。【方法】120只3月龄SD大鼠参与实验,其中16只为对照组。10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重力组(120g)和轻力组(40g),并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实验组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d分组处死动物,每组13只大鼠。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大鼠动物模型。实验组加力侧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切片呈现了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改变,包括关节盘移位变形和软骨下骨的吸收等;而非加力侧骨改建、退行性变和骨关节病往往共存于关节内不同的区域。重力组髁状突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且持久。【结论】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正畸不对称牵引力对成熟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也有助于颢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学研究。不同大小的牵引力对成年关节的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ASC、Caspase-1在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术前无放化疗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ASC、Caspase—1检测,并结合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癌旁组织及肿瘤组织中ASC阳性率分别为60.00%(18/30)和13.33%(4/30),组间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e-1阳性率分剐为60.00%(18/30)和30.00%(9/30),组间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SC与Caspase-1两指标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结肠癌中有ASC、Caspase-1的低表达,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SC、Caspase-1在结肠癌的凋亡、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3.
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和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实施,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该类细菌耐药性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我们统计分析了我科近6年来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检出率及耐药性,以期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54.
PET/CT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用量10-14mCi(370—518MBq),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14例PET/CT显像阳性13例(92.8%)。3例(21.4%)为淋巴瘤初诊治疗前检查,PET/CT显像均阳性,PET标准摄取值(SUV,正常〈2.5)分别为3.7、3.5和11.4;11例(78.5%)淋巴瘤治疗2—4疗程后行PET/CT显像,11例中3例(21.4%)肿块全部处于高代谢状态,临床确认有肿瘤明显残余或复发,SUV分别为11.7、10.1和5.7,8例(57.1%)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7例并示肿块处于抑制状态,其中2例SUV升高分别为3.6和2.8,但术后病理证实为假阳性。共有3例(21.4%)淋巴瘤PET/CT显像新发现恶性病灶而提高临床分期,改变了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淋巴瘤病灶特别是复发及残余病灶,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讨口服阿斯匹林预防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情况及观察要点.方法对口服阿斯匹林的副反应及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64例具有高危因素深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口服阿斯匹林后发生原穿刺点出血5例,其它部位穿刺点出血8例,静脉炎3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肠溶片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56.
肾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的疾病之一。原因繁多,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常见有因泌尿系发生感染,应排出体外的尿液中的一些钙、磷、镁、氨等矿物质被损害的肾组织沉着变成晶体物而发生;因饮食习惯不恰当而引起的缺维生素A、维生素C等,损害桨膜的完整性,体内的一些钙、磷、镁、氨等矿物质被损害的肾组织吸收变成晶体物而发生;因人体中不断增加黑胆汁的原因在泌尿路增多了沉积物,也是引起肾结石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6例恶性黑色素瘤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ER与性别、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3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ER的阳性率为58.3%(21、36),ER表达率与性别无关(P>0.05),ER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阴性组22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率约58.3%.ER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ER阴性患者,ER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提示恶性黑色素瘤有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8.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6例恶性黑色素瘤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ER与性别、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3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ER的阳性率为58.3%(21/36),ER表达率与性别无关(P〉0.05),ER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阴性组22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R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率约58.3%。ER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ER阴性患者,ER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提示恶性黑色素瘤有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9.
糖尿病作为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一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目前的各项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药物治疗和精神饮食治疗都是必需的。笔者主要从饮食治疗上来说明饮食疗法对于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饮食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inflammatory dugys,NSAIDs)消化性溃疡(PU)转归的影响.方法 400例确诊NSAIDs消化性溃疡和感染Hp患者按配对分组法分为根除Hp感染组(根除组)200例、单纯抑酸治疗组(抑酸组)200例.患者在研究治疗期间暂停服用NSAIDs.根除组予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20m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羟氨苄阿莫西林1.0g,2次/d,共1周.第二至第八周予洛赛克20mg/d.抑酸组予洛赛克20mg/d共8周.二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4个月进行胃镜和Hp复查,对比其溃疡的愈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根除组Hp的根除率为98%,二组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比88.0%,P>0.05),2年内溃疡复发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6.5%比12.0%,P<0.05);胃溃疡(GU)并出血发生率:抑酸组明显低于根除组(28.1%比15.5%,P<0.05);十二指肠溃疡(DU)并出血发生率: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比9.5%,P>0.05).结论 Hp和NSAIDs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二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二者间无相加或协同作用.Hp感染并不影响NSAIDs性溃疡的愈合,并且可能降低其近期的复发率.Hp感染与NSAIDs胃溃疡引起出血呈明显反比关系,而与十二指肠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