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巨噬细胞(M)是由形态、功能及结构上各异的细胞亚群所组成。它们在宿主对细菌、肿瘤、内环境稳定以及某些疾病防御中的重要作用受到重视。在所有这些作用中,它们的功能严格受细胞外的信号调节。这些信号能激活M(?)以执行多种复杂功能。另外细胞外信号也能改变单核吞噬细胞的势能(potential)以胜任对细胞外信号的反应。本文将从分子学角度着重讨论干扰素和脂多糖作为一种信号在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抗独特型抗体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独特型抗体的研究正向实用发展,日益显示出可喜的前景。抗独特型抗体的鉴定是根据抗独特型抗体能作为始动抗原的内影像而发挥生物学活性来设计的,根据不同的目的,可设计不同的方法,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免疫化学和功能鉴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3.
将所获得的12株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不同年代的霍乱弧菌(两种生物型)及常见的肠道菌(含不凝集弧菌),以试管凝集试验法测定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以霍乱弧菌多克隆抗体比较。结果表明,12株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对各型霍乱弧菌(9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体效价(1:40~1280),其中四株单克隆抗体对各型霍乱弧菌的凝集效价比多克隆抗体的凝集效价高,所以较敏感;所有12株单克隆抗体,对不凝集弧菌等9种、株肠道菌的凝集效价,均<1:140,而多克隆抗体对这些肠道菌有不同程度交叉凝集(1:40~220)的却有2/4,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比多克隆抗体高,适合于诊断应用。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感染免疫、移植免疫、免疫缺陷多方面综述了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临床研究进展。目前用IFN-α、IL-2、TNF、特别是IL-2/LAK、IL-2/TIL 治疗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故果。但某些细胞因子在一定条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IFN-γ、TNF、IL-1、IL-2、IL-6等可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用这些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的单抗或细胞因子与毒素的联结物可延缓移植物排斥反应并能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感染所诱生的细胞因子如IFN、IL-1、IL-2、IL-6、TNF、CSF 等反过来可以抗御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有人用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文中还讨论了有关该领域研究的现存问题并展望了细胞因子疗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为了进一步研究所获得的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在诊断应用中的价值,将其中一株2B_1H_1C_6用FITC标记,进行免疫荧光直接法和间接法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模拟标本,同时以标记多克隆抗体相比较。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的间接荧光比多克隆抗体的间接荧光特异,前者仅对伤寒疾杆菌和痢疾杆菌有很微弱的非特异荧光(±),而后者对多数肠道菌有±~++的非特异荧光,在1000~10,000菌/ml时,两种抗体的免疫荧光均可检出,18份粪便模拟粪便的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简介了组成癌症基因治疗总体工程的三项“子工程”:目的基因(尤其是细胞素基因选择与克隆)、载体构建与病毒包装以及受体细胞的选择与导入。  相似文献   
87.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2(mIL-2)cDNA全序列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M的PL位点,使其转录受SV40早期启动子驱动,构建pMNSM-SV40-mIL-2。用小鼠白蛋白增强子/启动子(Albe/p)置换pMNSM-SV40-mIL-2中SV40启动子,构建pMNSM-Albe/p-mIL-2。经酶切鉴定符合要求。将重组体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导人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用所得的重组病毒在8μg/mlPolybrene存在条件下体外感染小鼠肝癌细胞(MM45T.Li、BNLIME)、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利用本室建株的A_3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大肠菌表达的人rIFN-γ进行了纯化。宿主菌经 7MGuHCl 处理后,收获的抽提液经 40%饱和(NH_4)_2SO_4盐析,除去部分杂蛋白,纯度约提高了一倍、活性回收>100%。此溶液稀释70倍复性后直接通过McAb亲和层析纯化,纯度达到98%,比活6×10~6Iu/mgp。本文还对复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溶液的离子强度及蛋白浓度对复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超声检查判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张家口市建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214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轻度狭窄患者36例(轻度组),中度狭窄患者72例(中度组),重度狭窄患者106例(重度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入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及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置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CHD3个亚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IMT、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IMT、斑块数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HD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越高,预示CHD患者冠脉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斑块性质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核酸疫苗作为治疗性疫苗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平  戚中田  杜平 《免疫学杂志》2000,16(2):155-157
联系核酸疫苗的免疫机理和慢性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对将核酸疫苗用作慢性病毒感染的治疗疫苗的发展前景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