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院自 1 995年开始应用神经阻滞、梅花针叩击、火罐负压吸引、消炎抗病毒、神经根营养治疗带状泡疹 43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3例 ,男性 1 0例 ,女性 33例。 1 6~ 45岁之间 1 8例 ;60~ 82岁老年人 2 5例 ;青壮年组肋间出现排列成疱疹带9例 ,下肢股前皮上疱诊 9例。老年组除 4例肋间疱诊外 ,其中 1 4例坐骨神经支配区疱疹、6例臂丛神经支配区疱疹、1例三叉神经疱疹。病变皮肤面积大小不等 ,疱疹呈蔟状 ,有单蔟或多蔟状。发病期长者半年以上 ,疱疹溃烂者 3例。2 治疗方法2 .1 病损区及周围皮肤 75 %酒精消毒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因腹腔感染行手术治疗的133例患儿,采集腹腔内脓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检出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术中发现原发病为急性阑尾炎128例占96.2%;133例标患儿送检本中98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73.7%,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9株,革兰阳性球菌13株;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55.7%、9.8%、7.4%;检出产ESBLs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0、23.4%、27.7%,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小儿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发病是急性阑尾炎,大肠埃希菌仍是小儿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耐药性,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大连池冷泉洗浴治疗银屑病300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后被岩浆分割而成底部相连的五个矿泉池。其饮泉温度为 2~ 4℃ ,洗泉为 5~ 1 5℃。与法国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五大连池泉水含大量的CO2 气体 ,游离CO2 含量为2 0 0 0mg/L ,为法国维希矿泉的 2倍 ,含氡气为 3~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肠套迭超声诊断和治疗(附320例分析)童汛①杜宇英金见祥陈顺治我院自1989年12月到1993年12月采用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注肠套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迭320例获得成功。1操作方法适应症:(1)起病48小时内;(2)无腹胀,压痛等,B超无腹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单纯修补的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年,胃镜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下单纯缝合修补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小儿结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是长期慢性便血发生的原因之一,易引起贫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相当必要。通过电子结肠镜行息肉切除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治疗手段。为进一步了解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现对近7年来本科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治结直肠息肉患儿34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瘘是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现对我院自1991~2003年所行的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69例,术后尿瘘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形成尿瘘原因及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儿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尤其以5岁以上多见。1996年1月—2004年3月本院共收治婴幼儿阑尾炎37例,均治愈出院,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0例;年龄1.5~5岁;起病时间最短4h,最长11d,平均4.5d。发病后患儿主诉腹痛者33例(89%),伴有发热者(体温>38℃)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1例发生在儿童左肾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并通过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在儿童肾脏的PNET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NET.男性患儿,7岁,因左腹部疼痛入院,影像学发现肾占位,行肾切除术.光镜下,肿瘤由核圆浓染、形态一致的原始小圆细胞组成,瘤细胞弥漫成片分布,形成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大片坏死.免疫组化示: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和波纹蛋白(Virnentin)阳性,而CgA、CD99、S-100、Melan-A、HMB45、CK、EMA等均阴性.患儿术后予环磷酰胺、阿霉素及长春新碱化疗及放疗.3个月后失去随访.结论 发生在儿童肾脏的PNET是一种临床上非常罕见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高度恶性且极易复发和转移,术前常被误诊为肾母细胞瘤,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小儿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儿均肠坏死,其中3例经手术确诊,行肠坏死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痊愈出院,1例术前死亡,经尸检证实为肠系膜裂孔疝。结论及时诊断和手术是治愈小儿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关键,但因术前无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对无明确病因的剧烈呕吐、面色苍白及腹部体征变化迅速的患儿应警惕肠系膜裂孔疝的可能,细致的体检和动态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