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槐甙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槐甙胶囊防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方法:22例腰椎(L1,L2,L3,L4)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以下的绝经后患者入选,每日口服槐甙胶囊60mg,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腰椎和前臂骨密度;血清雌二醇、睾酮、尿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骨钙素、血浆Ⅰ型胶原羧基前体肽(procollagen type I C-terminal peptide,PICP)、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yr);观察治疗前后腰背静息痛和运动痛。结果:槐甙胶囊治疗前后绝经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769&;#177;0.206),(0.816&;#177;0.212)g/cm^2,t=-2.855,P=0.009;L3:(0.915&;#177;0.188),(0.958&;#177;0.205)g/cm^2=-2.137,P=0.044;L2-4:(0.889&;#177;0.197),(0.92&;#177;0.204)g/cm^2,t=-2.256,P=0.035];睾酮[(0.283&;#177;0.131),(0.236&;#177;0.133)ng/mL]和FSH[(52.988&;#177;23.113)mIU/mL,(44.225&;#177;18.144)mIU/m1]均有显著下降(t=2.9864,P=0.007;t=2.624,P=0.016);骨吸收指标尿Dpyr显著下降(t=3.856,P=0.001);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有显著性意义(静息痛:t=9.566,P=0.001;运动痛:t=6.797,P=0.001)。结论:槐甙胶囊有改善绝经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412.
目的:对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为优化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05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5例,分为全胃切除组(A组)、传统近端胃切除组(B组)和双通道吻合组(C组)。采用癌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QLQ-C30)、食管胃结合部癌专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esophagogastric-25,QLQ-OG25)进行量化后,比较上述三组患者术后半年和1年的生活质量差异。结果:QLQ-C30:术后半年:C组在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疲乏及呼吸困难等方面均优于A组和B组(P<0.05),情绪功能优于A组(P<0.05);A组在角色功能、疲乏、腹泻等方面均差于B组和C组(P<0.05);B组的食欲减退症状重于A组及C组(P<0.05)。术后1年:C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情绪功能等方面均优于A组及B组(P<0.05),角色功能优于A组(P<0.05);A组疲乏与腹泻症状均重于B组和C组(P<0.05);B组食欲减退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QLQ-OG25:术后半年:A组在饮食限制、焦虑、腹泻等方面症状均差于B组和C组(P<0.05);B组返流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术后1年:A组的焦虑、腹泻症状均重于B组和C组(P<0.05);B组反流症状重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对于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采用双通道吻合法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传统近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的患者,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13.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6例,X线片示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小,关节软骨面不平整等表现,男20例,女36例;年龄45—84岁;病程2个月-23年;双侧关节同时发病30例,单侧发病26例;伴有外伤史18例;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或积液,长时间行走和站立后症状加重或关节运动时有骨擦音,部分患者合并膝关节内翻畸形、活动度受限和膝关节周围压痛;检查浮髌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414.
刘芳  季良  姜海燕  杜宁 《中外医疗》2016,(16):37-39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以及药敏规律,为临床准确使用抗菌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送检的血﹑尿﹑便等标本中分离到的400株病原菌,在以上各菌株中,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科和脑外科,占临床科室的47%,并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400株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到32.5%﹑25%和19%。耐药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83.4)﹑万古霉素(100)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91.4)﹑舒巴坦(83.3)﹑阿米卡星(82.3)的敏感度较高,大肠埃希菌则对阿米卡星(85.3),亚胺培南(100)的敏感度较高。结论实验菌株都有相对敏感的抗菌素,临床医师根据不同菌株的药敏程度合理使用抗菌素,并且医院各科室应规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15.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mRNA、白细胞介素-6( IL-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苷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机制。方法选用5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牙周炎组,C1、C2、C3组为黄芩苷治疗组,B,C1,C2,C3组建立牙周炎模型,治疗1周后处死,采用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IL-6mRNA在5组大鼠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mRNA、IL-6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黄芩苷各治疗组大鼠牙龈组织中 TNF-αmRNA、IL-6mRNA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牙周炎组( P <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降低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中TNF-αmRNA、IL-6mRNA的表达含量,并能改善大鼠牙周组织状况。  相似文献   
416.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我院口腔科2003~2010年应用博莱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87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87例均有效,其中48例完全消退,31例缩小后手术切除,8例缩小后患者停止治疗。结论:博莱霉素对颌面部血管畸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17.
实施临床路径的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推进临床路径工作,结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工作实践,提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等6项保障措施,形成完整的实施临床路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18.
13家市级医院推进日间手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间手术是一种新的手术管理模式。为缓解群众“住院难、手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于2006年5月开始在市级医院中试点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截止2008年底,共有13家市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工作,共完成日间手术41005台,推进日间手术在提高医院服务效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19.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AL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其病理表现初期通常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可发展成肝细胞炎症,最后形成肝脏纤维化直至肝硬化.本研究将从ALD病理表现的三方面,分别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0.
高原肺水肿(HAPE)是一种严重的急性高原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比较公认的学说认为,HAPE是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其中对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低氧刺激蛋白激酶C(PKc)活性升高,PKC上调了VECF的表达,VECF再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重新分布,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外,肺微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受损导致水和蛋白的漏出,也参与了HAPE的形成。水通道蛋白(AQPS)中的AQPl和AQP5分别定位于肺毛细血管内皮和Ⅰ型肺泡上皮,二者在肺水肿的发生中起了关键作用,提示我们在HAPE的发病过程中,AQPs也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