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通过临床验案介绍朱生樑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将口苦症状作为辨证切入点,把本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胆热上逆;“热”和“逆”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辨证为胆热犯胃型,以疏利肝胆、通降和胃为治疗原则,诸药调和,达到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2.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慧平  李凌  李黎  王红晓 《中国医药》2007,2(12):718-7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正常对照组2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1次/d,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监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仪颗粒膜蛋白(GMP-140)、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治疗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3.
黄芪在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又名独根、二人抬,为豆科植物内蒙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味甘性温,入脾、肺两经,功擅益气补虚、扶正固本、托毒生肌。现代研究证实:黄芪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与化疗同用,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黄芪在辅助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4.
肖杰  李黎  刘威  高芬  赵娜  王爽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F0003-F0003
目的通过比较75%酒精消毒棉签与复合碘消毒棉签二种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后检测血糖数值之间的差异。方法取病房患者30例,分别在左右手用75%酒精消毒棉签和复合碘消毒棉签消毒后用同一台血糖仪测量血糖,比较两种消毒剂对微量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所测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碘消毒皮肤操作步骤简单,减少了护士的工作环节,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75.
李黎  郑佳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1038-1039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西医至今尚无改变本病病程的有效药物,中医中药在防治AD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笔者采用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等技术观察补阳还五汤对Aβ1-40所至AD大鼠海马区中细胞因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法治疗AD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在同等用药条件下纳络酮对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9例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治疗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观察患儿呼吸异常、心律失常情况、每日惊厥、抽搐发生次数及昏迷程度,治疗7d后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及早用纳络酮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7.
李黎 《中国医师杂志》2007,9(3):419-419
目的评价钠络酮治疗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的疗效。方法39例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钠络酮(NLX)治疗组(20例)。NLX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钠络酮治疗,观察患儿呼吸心律异常情况,每日惊厥、抽搐发生次数及昏迷程度变化。结果给予钠络酮治疗的患儿呼吸、心率较快恢复稳定,抽搐次数减少,昏迷时间较短。结论钠络酮是治疗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9.
由于就诊、实验室诊断等因素,亚洲地区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疾病报告发病率较低,但利用疫苗探针法研究发现,亚洲Hib疾病发病率很高.而且其它迹象表明,亚洲地区Hib疾病发病率不低.该文就疫苗探针法的应用、优缺点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0.
李黎  段士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34-1934
柴连口服液是我院老中医在临床使用中不断完善而成的处方,由我院制剂室制备的纯中药制剂,主要用于热毒雍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症候者均可使用。本文就该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