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烧伤短小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拟行烧伤短小手术(<30min)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D组经面罩吸入8%七氟烷,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改用3%七氟烷面罩吸入维持,同时开始以5μg/(kg·h)速度泵注右美托咪定10min,然后减为0.5μg/(kg.h),然后开始手术直至手术结束.S组仅吸入七氟烷,使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术中根据患儿的体动情况,需要时静注丙泊酚3mg/kg.监测患儿入室(T1)、睫毛反射消失(T2)、泵注右美托咪定10min(T3)、手术5min(T4)、手术10min(T5)、手术结束(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手术完成时间、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情况、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小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结果 手术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SpO2D组高于S组,D组有4例、S组10例出现呼吸抑制(P<0.05);丙泊酚用量D组少于S组,但手术时间D组长于S组(P<0.05);T3~T6时点D组MAP、HR低于S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S组(p<0.05);在PACU内,D组PAED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烧伤患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患儿循环指标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虽然苏醒时间有所延长,但可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CD4+ T淋巴细胞在艾滋病行抗病毒疗法患者中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80例首次开始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观察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根据CD4+ T淋巴细胞是否升高分为升高组与未升高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80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110例(61.1%)CD4+ T淋巴细胞升高>100个/mm3。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量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载量均明显改善,但升高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与CD4+ T淋巴细胞升高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基线CD4+ T淋巴细胞≥200个/mm3是促进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因素;年龄≤50岁、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200个/mm3是CD4+ T淋巴细胞升高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 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但年龄、漏服及基线CD4+ T淋巴细胞可影响其升高程度,在临床实际中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尿α_1微球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尿α1微球蛋白(α1M)作为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肾功能损害指标的价值及尿α1M的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设研究组37例HIE患儿及对照组9名正常足月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第2~3天的血清中的α1M、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α1M的浓度,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生儿HIE组尿α1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轻度与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HIE患儿尿α1M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IE患儿与正常足月儿之间尿α1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尿α1M与HIE患儿的轻重程度存在相关性,r=0.556,P<0.01。HIE患儿三组间血清α1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α1M的测定可以早期判定HIE患儿的肾功能损伤;尿α1M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对协助临床分度、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4.
李菊红  戴赢 《现代医院》2023,(1):110-112+116
受新冠疫情影响,政府出台大量文件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医保、医院、患者三方都对互联网诊疗产生了迫切的增长需求。在医院全面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诊疗与传统门诊业务在流程管理上的差异,前期的在线问诊人次增长量一直未达预期。医院通过成立项目小组,利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这五个步骤,找出问题根因持续改进,形成互联网在线咨询诊疗闭环,让互联网在线诊疗与传统的线下门诊相辅相成,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85.
正目前,有识之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温室教育"的危害,家长的宠溺式教育,培养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恋、不懂得分享、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孩子。他们在倍加呵护的"温室"里长大,在走向复杂社会时,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我遇到这样的80后妈妈,自从生了孩子后,觉得家里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麻风病受累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自行设计麻风病受累者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调查表,对121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121例麻风病受累者中,93例有基础护理的需求,86例有健康教育的需求,62例有康复护理的需求。结论麻风病受累者对社区护理需求迫切,需大力开展麻风病受累者需求的社区护理。  相似文献   
87.
88.
正房颤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或复发性心律失常之一,具有明显的心悸、胸闷与惊慌等症状,体征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心室率快时脉搏短绌~([1])。房颤可诱发栓塞,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长期房颤会导致心脏扩大,加重心肌损伤,使  相似文献   
89.
<正>随着麻风病防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维持基本的麻风病的诊断治疗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这其中,保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1、2]。为了解目前浙江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工作的质量,在荷兰麻风救济会的支持下,对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防治机构近2年来麻风病查菌工作质量进行了考评。  相似文献   
90.
浙江省不同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对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一体化的不同模式运行效果,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策略的指导,本文采用现场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宁、绍兴、宁波三地的麻风病服务一体化模式进行考察。研究显示,37名麻风病受累者对于麻风病服务的6大项指标的认可度在13.51%~94.59%之间,30名麻风病服务提供者对于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服务相关的4大项目指标的认可程度在36.67%~86.67%之间,海宁市的机构合并型一体化模式由于其麻风病服务内部整合比较成功,乡镇医疗机构参与麻风病防治的程度比较深;绍兴市的功能调整型一体化模式在麻风病转诊服务上具有优势,但是综合性医疗单位在麻风防治参与上不够;宁波市的临床与控制分置型一体化模式扩大了麻风病服务的覆盖面,但是麻风病控制和临床的协调和整合还有待加强。浙江省3种麻风防治一体化模式各有其优劣,推进麻风病一体化服务必须根据各地实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促进麻风病防治与综合性医疗服务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