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6例有明确上运动神经元(UMN)损害体征者作为A组,4例仅有下运动神经元(LMN)损害体征者作为B组,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轴位DT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AD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降低(t=3.452,P=0.002),ADC值增大(t=2.670,P=0.012);其他ROI的FA、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B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有下降趋势(U=11,P=0.057);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9,P=0.777).A组内囊后肢水平FA值与ALS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77,P=0.019),与锥体束征评分呈负相关(r=-0.789,P=0.000),与年龄、病程、病情进展速度无相关性;ADC值与以上指标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DTI可以客观而定量地评价锥体束病变,为ALS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经口铅摄入引起大鼠脑损害及对Hoxa9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铅对大鼠脑组织Hoxa9基因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铅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低铅组、高铅组和对照组。低铅组和高铅组分别给予0.06%、0.20%醋酸铅水溶液自由饮用,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用Y型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功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和脑铅,mRNA原位杂交法测定Hoxa9基因表达,用HE染色法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低铅组和高铅组大鼠学习错误次数明显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低铅组和高铅组大鼠学习错误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实验结束时大鼠的学习错误次数低铅组为31.8±2.26,高铅组为37.3±1.70,对照组为18.4±1.51。(2)低铅组和高铅组大鼠脑组织显著萎缩,细胞凋亡、坏死明显,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脱失明显。对照组脑组织无萎缩,细胞凋亡、坏死不明显。(3)低铅组和高铅组Hoxa9 mRNA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铅可影响Hoxa9基因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坏死,损害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肝癌和胃癌患者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探讨染色体畸变诱发癌症的机制。方法选肺癌、肝癌和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正常人群为对照,通过微核试验观察分析外周血微核细胞和其他核异常淋巴细胞的发生情况,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千分率(‰)。结果肺癌[(6.61‰,χ~2=52.99,P=0.000 0)、(4.47‰,χ~2=42.96,P=0.000 0)、(6.16‰,χ~2=69.23,P=0.000 0)、(7.55‰,χ~2=62.94,P=0.000 0)、(4.61‰,χ~2=56.53,P=0.000 0)、(5.84‰,χ~2=65.51,P=0.000 0)]、肝癌[(6.08‰,χ~2=39.13,P=0.000 0)、(3.75‰,χ~2=23.62,P=0.000 0)、(5.47‰,χ~2=48.34,P=0.000 0)、(7.06‰,χ~2=49.15,P=0.000 0)、(4.31‰,χ~2=46.39,P=0.000 0)、(5.44‰,χ~2=52.71,P=0.000 0)]和胃癌[(5.67‰,χ~2=27.52,P=0.000 0)、(3.53‰,χ~2=17.35,P=0.000 0)、(4.73‰,χ~2=27.51,P=0.000 0)、(6.73‰,χ~2=38.39,P=0.000 0)、(3.77‰,χ~2=29.04,P=0.000 0)、(5.23‰,χ~2=43.56,P=0.000 0)]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核形态明显异常,微核、核连接、核畸形、核固缩、核崩解、核残迹等核异常淋巴细胞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肝癌和胃癌等疾病与染色体畸变或核异常细胞增加有关,核异常细胞可以作为染色体损伤和癌症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非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静态增强MRI和动态对比增强MRJ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并确定不同检查方法中预测脊柱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最主要的MRI征象.方法:经临床和(或)病理组织证实的胸、腰椎体骨质疏松伴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Acute comtression fracture,ACF)43例(71个椎体)和胸、腰椎体恶性压缩性骨折(Malignant comtression fracture,MCF)49例(99个椎体)行非增强、钆剂T1wI静态和动态对比增强MR检查.以脊柱压缩性骨折的良、恶性作为因变量,各种MRI征象为自变量因素分别采用非增强MRI(模型1)、非增强MRI联合静态增强MRI(模型2)以及非增强MRI、静态增强MRI征象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模型3)对脊柱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预测效果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的模型对脊柱压缩性骨折良、恶性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体T1WI信号均匀性、椎体后缘膨隆、椎体后上角后凸、椎弓根改变、硬膜外软组织肿块、椎旁软组织改变、椎体强化模式、椎旁软组织强化模式、椎体动态增强开始时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共10个征象在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椎体T2WI信号均匀性、椎体内液体征象、压缩椎体形态、椎间盘改变共4个征象在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ROC分析结果显示:非增强MRI、静态增强MR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预测脊柱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效果优于非增强MRI或非增强MRI联合静态增强MRI,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6%、90.7%和8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弓根改变、椎体强化模式以及TIC类型是预测脊柱压缩性骨折良、恶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3.558,4.666和0.007,P值均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在进行头颈部CT扫描血管成像时,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其中用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各70例,观察其成像质量,记录其客观噪声水平(由CT图像衰减值的标准差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管电流mA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管电压、螺距、准直器厚度等)、造影剂注射速率和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固定管电流技术和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图像质量相同,甲状腺图像噪声分别为10.14和13.64 HU。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mGy)分别为(43.22±1.42)和(35.99±1.31) 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514.45±5.56)和(1121.39±5.51)mGy·cm, 剂量长度乘积降低约25.95%。结论 Z 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能有效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剂量长度乘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像甲状腺和眼晶体等射线敏感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降低,减少其辐射危害,但是图像噪声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核试验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健康人群外周血核异常淋巴细胞,计算核异常淋巴细胞率(‰)。结果显示,射线暴露组各类核异常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核形态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7.
舌骨上颈部筋膜间隙MR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舌骨上 部艋膜间隙及其内容物。方法:使用自旋回波T2WI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以横轴位为主,结合撩状位及冠状位进行观察,结果:舌骨上颈部的筋膜间隙包括下颌下间隙,咽粘膜间隙,咽后间隙,椎周间隙,咽旁间隙,颈动脉间隙,咀喟间隙,腮腺间隙和颈后间隙,下颌下间隙位于颈前下方,咽粘膜间隙,咽后间隙,椎周间隙位居中线,在横轴位上呈前后排列,咽旁间隙,颈动脉间隙,咀嚼间隙,腮腺间隙和颈后间隙对称性分布于颈椎两侧,颈后间隙位于椎体后外方,结论:MRI可清晰显示舌骨上颈部筋膜间隙,划分筋膜间隙有利于疾病的定位,有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天麻和阿胶联合应用对染铅大鼠海马总抗氧化能力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大鼠经口染铅并分别单独及联合给予天麻4.0g/(kg@d)和阿胶1.0g/(kg@d)灌胃,连续3个月;每月用Y型迷宫测试学习记忆1次,最后处死大鼠,测定海马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结果]高铅对照组和低铅对照组在Y型迷宫中学习达9/10所受电击次数(错误次数)多于空白组(P<0.01);单用天麻或单用阿胶即可明显减少染铅大鼠在迷宫中学习所受电击次数(P<0.01);天麻和阿胶联合应用时这种作用更强(P<0.01).海马总抗氧化能力,高铅对照组和低铅对照组低于空白组(P<0.01);单用天麻或单用阿胶即可明显提高总抗氧化能力(P<0.01),二者联合应用时这种作用更强(P<0.01).[结论]天麻和阿胶单用即可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的损害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二者联用拮抗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南地区正常成人上呼吸道的MRI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中南地区正常成人上呼吸道MR扫描后各层面径线长度、咽壁厚度及横截面积等指标,为临床诊断该区域病变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182例健康成人行MR上呼吸道扫描,并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气道各径线长度、咽壁厚度和横截面积等指标,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在气道各个扫描平面中,绝大多数冠状径大于矢状径,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除软腭后区外,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并指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结论:成人上呼吸道MRI测量及正常值的确定,为临床判断该区有否占位性病变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气道解剖性狭窄部位的确定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 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行64层螺旋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 结果 使用钛制动脉瘤夹者,64层螺旋CTA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的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 64层螺旋CTA可以作为采用钛制动脉瘤夹治疗患者的术后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