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09篇
  免费   6229篇
  国内免费   3918篇
耳鼻咽喉   655篇
儿科学   1400篇
妇产科学   752篇
基础医学   5307篇
口腔科学   1763篇
临床医学   16425篇
内科学   9285篇
皮肤病学   1196篇
神经病学   2267篇
特种医学   40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8152篇
综合类   36089篇
预防医学   13862篇
眼科学   1289篇
药学   13842篇
  142篇
中国医学   14940篇
肿瘤学   3308篇
  2024年   760篇
  2023年   2458篇
  2022年   2919篇
  2021年   2902篇
  2020年   2613篇
  2019年   2583篇
  2018年   2580篇
  2017年   1695篇
  2016年   2120篇
  2015年   2267篇
  2014年   6642篇
  2013年   4772篇
  2012年   5536篇
  2011年   6081篇
  2010年   5766篇
  2009年   5600篇
  2008年   5551篇
  2007年   5714篇
  2006年   5385篇
  2005年   5421篇
  2004年   4933篇
  2003年   4628篇
  2002年   3836篇
  2001年   3659篇
  2000年   3906篇
  1999年   3970篇
  1998年   3654篇
  1997年   3671篇
  1996年   3561篇
  1995年   3094篇
  1994年   2930篇
  1993年   2224篇
  1992年   1936篇
  1991年   1729篇
  1990年   1488篇
  1989年   1334篇
  1988年   810篇
  1987年   686篇
  1986年   569篇
  1985年   551篇
  1984年   462篇
  1983年   400篇
  1982年   367篇
  1981年   314篇
  1980年   206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68篇
  1965年   41篇
  1964年   43篇
  1959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5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5例(100%);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4例(96.0%),1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370ml,平均320ml;贮尿囊内压力1.86-3.92kPa,平均2.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2例(8.0%),无肾积水;膀胱镜检查2例(8.0%)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1例(4.0%)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15例(60.0%)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肾功能正常,1例(4.0%)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2.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FESS)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常用的手术方法。我们对我科从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所作的 2 0 2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总结 ,探讨综合治疗对保证手术疗效所起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2例中 ,男 1 3 2例 ,女 70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3 3 .95岁 ,其中≤ 2 0岁者 3 5例 ,≥ 5 0岁者 2 0例 ,2 1~ 49岁者最多为 1 47例。住院天数 3~ 2 4d ,平均 1 1 .1 2d。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分类 :Ⅰ型Ⅱ型共 1 5 9例 (78.7% ) ,Ⅲ型 43例 (2 1 .3 % )。1 .2 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脑梗塞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关系。方法:对31例健康人,20例稳定型心绞痛,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急性心肌梗死和17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测定。结果:与健康人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比值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则未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的明显变化。结论:动物粥样硬化性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形成与发展和机体内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院采用右胸前外小切口心不停跳下心脏直视手术 18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5例 ,女 13例。年龄 7~ 37岁。ASD10例 ,VSD 5例 ,风心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MSI) 3例 ,心胸比 0 .5 2~ 0 .80 ,心功能 级 10例 , 级 6例 , 级 2例。1.2 手术方法 :病人仰卧位 ,右胸垫高 4 5°,右上臂固定于头架上 ,取右胸前外切口第四肋间进胸 ,切口长约 8~ 12 cm。暴露心包 ,于膈神经前纵行切开心包 ,显露心脏 ,行主动脉插管 ,上下腔静脉插管 ,左心房引流管 ,建立体外循环 ,不阻断…  相似文献   
105.
106.
背景:为了长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美国有5千万以上的成年人定期服用阿斯匹林,所用剂量通常为81mg/d或325mg/d。关于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的最佳剂量目前仍有争议。 目的:复习阿斯匹林的作用机制,对论述阿斯匹林剂量、效果和安全性相互关系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回顾。证据获取:使用MEDLINE和EMBASE(至2007年2月)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所用检索词为:阿斯匹林或乙酰水杨酸和剂量。检索限于临床试验,通过审查相关原始资料报告和综述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展检索范围。已发表的关于心血管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斯匹林的前瞻性研究亦纳入分析。 证据综合:尽管药理学数据证实长期服用30mg/d阿斯匹林足以充分抑制血小板血栓烷生成,但是目前批准使用的剂量高达1300mg/d。在美国,最常采用的剂量为81mg/d(60%),其次为325mg/d(35%)。现有证据(主要来自二级预防观察研究)支持下述观点:阿斯匹林剂量大于75至80mg/d并不提高疗效,更大剂量反而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后者主要与胃肠道毒性有关。 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有临床数据并不支持常规、长期使用大于75~81mg/d剂量阿斯匹林。较高剂量的阿斯匹林虽然常用,但是并不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而且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各种因素对手工凝聚胺试验的影响;方法应用手工凝聚胺(manual polgbrene test,MPT)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试验;结果血液标本、操作手法、凝聚胺试剂、药物(肝素、止血敏、高浓度KCl等)等对试验均有影响;其中以药物、操作手法影响较大,可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结论手工凝聚胺试验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时应注意排除药物和操作手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左(心)室肥大是指左室质量异常增加,已被视为预测心肌梗塞、卒中、充血性心衰和猝死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心电图左室肥大预示心血管病死亡率提高8倍,冠心病死亡率提高6倍。因此,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大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高血压对左室质量的影响导致左室肥大的因素颇多,最为常见的是压力和容量超负荷。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为达到足够数量和时间的血液供应,维持在超负荷状况下的心输出量和全身灌注压,心脏最初的反应为提高心室质量,利用其收缩储  相似文献   
109.
喉癌患者常因喉切除术后而终生失语,使病人在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因而早期患者多不愿手术,致延误治疗时机。自1972年Arslan报告咽、气管吻合术治疗喉癌,解决了术后失语之苦,随之国内亦相继开展此术。我科自1982年开始,迄今进  相似文献   
110.
近10年来,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已从基础研究日益广泛应用到临床研究,有助于某些血液病的病因及病理探讨。我所1987年以来,对3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粒系祖细胞体外培养(Gm—CFUc),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