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9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880篇
内科学   338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315篇
预防医学   560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488篇
  18篇
中国医学   515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根据对患者是否实施干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干预,对照组患者则不予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2组患者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进而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精神紧张、术后疼痛刺激、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血容量较小、空腔脏器受到强烈刺激等。结论临床上引起心血管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较多,具体包括患者自身精神紧张、术后疼痛刺激、医生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血容量较小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DNMT3A水平高低对IDH1致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组高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人AML细胞株HL60和THP-1,通过转染IDH1、DNMT3A突变表达质粒,研究DNMT3A表达水平高低对IDH1致基因组高甲基化的影响。结果 (1)在IDH1突变的原代AML细胞以及转染IDH1突变表达质粒的人AML细胞株HL60或THP-1中,2-HG和5-甲基胞嘧啶(5-mC)的含量增高;与此同时,DNMT3A的mR NA水平及其蛋白质酶活性也发生了增加(P <0.05);(2)在转染IDH1突变表达质粒的人AML细胞株HL60或THP-1中,抑制DNMT3A的表达水平可以降低5-mC的含量(P <0.05),但并不影响2-HG的表达水平(P=0.989);(3)与单独转染IDH1突变(IDH1 R132H)表达质粒的HL60细胞相比,同时转染IDH1突变(IDH1 R132H)和DNMT3A突变(DNMT3A R882H)表达质粒会使其细胞内5-mC的含量降低(P <0.05);但并不影响2-HG的表达水平(p=1.294)。结论 DNMT3A参与介导IDH1/2突变所致的... 更多  相似文献   
53.
科研模块式教学是一种针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之下,以实验室为依托,实施15个教学周的训练,开展3个模块化的科研课程;同时,以一系列科研讲座、文献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等活动为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块式科研训练并在实验教学中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科研模块式教学有利于强化医学院校本科生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为进入临床研究或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高血压心衰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通过8%NaCl高盐饲料喂养Dahl盐敏感性大鼠制造高血压心衰模型,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并同时设置正常组,干预15 d后,采集正常组、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组大鼠的血浆样本,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3组的代谢图谱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19种代谢物水平紊乱;经参麦注射液干预后,亮氨酸、鸟氨酸、丙氨酸、4-羟基-脯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苏糖醇、丙酮酸、尿素浓度向正常方向显著回调,苏糖酸、半胱氨酸、色氨酸、甲基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胆固醇、木糖醇、核糖醇、焦谷氨酸、丙二酸浓度无显著改变,此外还发现异亮氨酸浓度上升。结论高血压心衰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出现变化,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部分紊乱的代谢物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紊乱,调节支链氨基酸水平相关,未发现有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沈元龙  李琳  吴子豪 《安徽医学》2019,40(12):1392-1395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诊断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和肺腺癌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PSP术中标本12例设为PSP组以及肺腺癌术中标本26例设为肺腺癌组,使用术中冰冻切片HE染色和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两种疾病标本中的表达,以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对比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和HE染色两种方法诊断PSP和肺腺癌的正确率。结果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和术中冰冻切片HE染色诊断PSP正确率分别为100.00%,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SP组TTF-1阳性、ER阳性和Ki-67阴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1.67%和83.33%,均高于肺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诊断PSP和肺腺癌显著优于术中冰冻切片HE染色,TTF-1、ER和Ki-67联合可用于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指标鉴别诊断PSP和肺腺癌。  相似文献   
56.
对传统的3种失能老人照护模式进行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医养家”、互助式、医养结合3种新照护模式进行综述,并从模式概念、运行方法、政策支持、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新型照护模式的可行性,以期为不同特征的失能老人寻求适宜的照护模式,从而保障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推进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膀胱癌(BC)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147例B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73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围术期接受FTS理念干预的7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不同时间点(术前1d、术后1h、1d)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d 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术后1h、1d 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08%、41.1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BC患者,能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在消化内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探索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基于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7月在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的6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实验组采用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基于O-PIRTAS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以及问卷调查评价课程满意度来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16.83±0.97)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17.38±0.35)分、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总成绩(51.66±1.14)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分,实验组教学满意度(87.47±2.06)高于对照组(73.7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整合医学为导向的基于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实习生满意度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技术在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E)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且均进行MRI检查的126例乳腺NME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NME良性病变组44例,NME恶性病变组8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5.6±11.6)岁。分析比较两组NME病灶在DCE-MRI上的分布类型、强化特点、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对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局灶、线样、段样、多区域、弥漫型分布在NME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强化及簇环样强化在NME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及Ⅲ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NME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E良恶性病变ADC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2,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段样分布、簇环样强化及ADC值可以作为预测乳腺NME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60.
正临床发生的脑实质炎症反应致脑炎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其致病因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两大类[1],在非感染性因素中,自身免疫性脑炎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抗细胞内抗原抗体和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的发现,临床明确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数逐渐增加,目前,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检测和试验性免疫调节治疗[2],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由于早期免疫调节治疗可以显著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