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目的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模式,为引导我国药品GMP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实施模式的内涵和实现形式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的方法,初步总结分析该模式在河南省的实施状况。结果与结论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实施模式,是实施药品GMP的深入、细化和完善,是完整真实地将药品GMP条款落实到具体品种和岗位、实现药品生产过程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李海剑  刘慧  张红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60-286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普通血液透析(IHD)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患者38例,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对照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透析等综合治疗7 d、14 d、30 d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情况、病死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无明显的特异性及差异性,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死亡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BP组,在治疗后7 d、14 d、30 d时,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都低于IDH组,肾功能恢复较IDH组明显快。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肾衰竭患者,应尽可能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影响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54例,均继续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并给予降颅压、血压,止血等对症治疗,随访6个月评定Rankin评分,根据Rankin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Rankin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Rankin评分>2~6分)。比较2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权重构建风险模型,并采用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44.34±12.44)岁]较预后不良组(65.92±10.01)岁]小,有糖尿病比率(11.54%)、平均动脉压[(120.53±11.76)mm Hg]、空腹血糖[(5.92±1.88)mmol/L]较预后不良组[25.00%、(129.27±14.89)mm Hg、(8.16±2.38)mmol/L]低,脑出血量[(13.20±6.79)mL]较预后不良组[(31.06±11.56)mL]少,血红蛋白[(100.88±20.72)g/L]、白蛋白[(38.97±3.96)g/L]水平较预后不良组[(86.18±16.70)、(34.12±8.31)g/L]高(P<0.05);2组性别比例、有心血管疾病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比率、脑出血部位、透析方式、透析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24,95%CI:1.027~1.459,P=0.024)、平均动脉压(OR=1.051,95%CI:1.006~1.098,P=0.027)、脑出血量(OR=1.320,95%CI:1.081~1.612,P=0.007)、白蛋白(OR=0.899,95%CI:0.818~0.989,P=0.028)是维持性透析并发脑出血尿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危险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816,最佳截断值为0.764,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952,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98.7%。结论年龄、平均动脉压、脑出血量、白蛋白是尿毒症行维持性透析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模型拟合效度好,预测价值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及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一附院肾内科接受诊治的IgA肾病患者237例,根据HP检测阳性结果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清蛋白(ALB)、血清IgA1、尿红细胞(BL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肾脏活检,观察两组患者的肾脏病理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在237例中IgA肾病患者有102例患者经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判断属于HP感染,在IgA肾病患者中发生率为43.04%;(2)感染组患者的24 h-UP(4.34±0.26)g/24 h、mAlb(335.76士35.28)mg/mmol、ALB(31.54±2.96)g/L、IgA1(9.64士2.78)g/L、BLD(9.56±1.32)个/微升、SBP(137.64±20.81)mm Hg、DBP(94.53±12.13)mm Hg、TC(8.27±1.64) mmol/L、TG(3.96±0.83) mmol/L、HDL-C(0.49士0.14) mmol/L及LDL-C(5.28±1.56) mmol/L比非感染组变化明显(P<0.05);(3)感染组患者有炎性细胞浸润46例(45.10%)、肾小管萎缩37例(36.27%)、肾小球增生硬化25例(24.51%)、肾间质纤维化17例(16.67%)、动脉壁肥厚12例(11.76%)、新月体11例(10.78%)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导致IgA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发生异常改变,加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在临床治疗IgA肾病时应注意进行HP感染筛查和及时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组)、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组(G2组)及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氯沙坦治疗组(G3组).G2、G3组持续给予胆固醇喂养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G3组内膜剥脱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氯沙坦10 mg/kg.3组均于6周后取兔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PPARγ和PAI-1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PPARγ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喂养6周后,3组之间内膜厚度(IT)、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IT/MT)、内膜面积(IA)、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IA/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8.700,69.100、133.200和97.500,P均<0.001).3组之间PPARγ和PAI-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3.800、26.500、9.200和17.400,P均<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并改善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从而影响PAI-1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在高血压患者中比较常见。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其中女性达60%,男性达91%。已有研究发现,HHCY与脑卒中密切相关,降低血中HCY水平可以明显减少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本研究通过观察叶酸对伴有HHCY高血压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探索临床干预高血压肾损害的新涂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尿可溶性CD163(usCD163)水平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严重程度和疾病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LN患者152例,其中活动性LN 86例,非活动性LN 66例,采用ELISA法检测usCD163,分析usCD163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肾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rSLEDAI),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组织肾活动评分(SLICC RAS)、病理活性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LN组usCD163水平高于非活动性LN。usCD163与SLEDAI、rSLEDAI和SLICC RAS评分正相关。活动性LN患者中,usCD163与24 h尿蛋白(UP)(r=0.419,P<0.001)和红细胞沉降率(ESR)(r=0.409,P<0.001)正相关,与补体C3(ρ=0.361,P<0.001)负相关。增生性LN usCD163水平高于膜性LN。usCD163与AI(r=0.300,P=0.005)及新月体(r=0.319,P=0.0...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20-03-01-2022-03-3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肾损伤发生情况、临床相关资料,并根据肾损伤情况分为SLE组(n=54)、SLE肾损伤组(n=74),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SLE患者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74例出现肾损伤,发生率为57.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SLE组相比,SLE肾损伤组贫血率、白细胞尿率、血尿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疾病活动指数水平较高,血白细胞减少率、血白蛋白、血球蛋白较低,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球蛋白>平均值(OR=3.327,95%CI为1.237~8.947,P<0.001)、血白蛋白>平均值(OR=3.045,95%CI为1.468~6.315,P<0.001)、总胆固醇>平均值(OR=5.244,95%CI为1.793~15.336,P<0.001)、疾病活动指数>平均值(OR=4.000,95%...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体外培养NRK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NG含1000mg/LD-葡萄糖)、高糖组(HG含4500mg/LD-葡萄糖)、HG RGZ组(5μmol/L)、HG RGZ组(10μmol/L)和HG RGZ组(15μmol/L),作用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MP-1、TIMP-1和collagenⅢmRNA表达。结果HG组细胞MMP-1mRNA水平较NG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MMP-1的表达。HG组TIMP-1和COLⅢmRNA水平较NG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这种高表达。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调节MMP-1和TIMP-1的基因表达,抑制高糖导致的肾脏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蓄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物料管理内容的变化及其发展动向。方法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药品GMP专家修订稿与现行药品GMP物料管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比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等国家和组织药品GMP的相关规定,探讨我国药品GMP物料管理的发展水平。结果与结论我国在修订药品GMP时,强化了物料管理,增强了规范的可操作性,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