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体表慢性溃疡患者临床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用成痂药物,令其痂下愈合;或手术切除溃疡组织,行自体皮移植治疗。前者不仅不利于创面愈合,反有加深创面之忧;后者会给病人带来二次痛苦。最近,我院收到两例久治不愈的皮肤慢性溃疡病人,他们病史较长,都来自农村偏远山区,缺医少药影响了治疗。我们实行了湿润烧伤膏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张正保  覃川  晏怡  李柏成  张彪  胡建刚  杨秀江 《重庆医学》2015,(9):1206-1207,1210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IEGEL量表对200例轻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睡眠质量测评,随访3个月,结合患者的头颅CT、MRI影像检查结果分析发生睡眠障碍与脑外伤部位的关系。结果200例TBI患者发生睡眠障碍105例,有71例出现在患者清醒后1周内。其中,脑干、额叶、基底节受伤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相关性高于其他部位受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是轻度TBI的常见临床症状,与脑干、额叶、基底节等部位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比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手术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脑室血肿伴铸型的患者60例,根据脑室血肿伴铸型的类型分为三型,采取分层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取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实验组(n=30)则采取术中超声引导神经内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后24小时GCS评分、术后6月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引流管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同时降低死亡率(P<0.05);实验组术区再出血、分流依赖性脑积水、颅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血肿伴铸型是安全、有效的,该治疗方案优于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 of the ovary)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以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镜下肿瘤由甲状腺滤泡及类癌两种成分构成.免疫表型:甲状腺滤泡上皮CK7、EMA、Tg、TTF-1均阳性,类癌成分Syn、CgA、Calcitonin、TTF-1均阳性.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卵巢单胚层起源的畸胎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9日至2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和湖北省武汉市3家定点医院收治的123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南宁68例,武汉55例.于入院第1天收集病例资料,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  相似文献   
36.
目的:系统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凝血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报道COVID-19凝血特征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20年1月1日至5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ODF1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01—2020-07确诊的10例嗜铬细胞瘤、5例副神经节瘤、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和1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进行ODF1、嗜铬素A(CgA)和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它们的表达。结果 所有嗜铬细胞瘤(10/10)、5/5例副神经节瘤及肿瘤周围正常髓质(10/10)均呈ODF1和CgA弥漫阳性表达,SF-1阴性表达。所有肾上腺皮质腺瘤(15/15)及肿瘤周围正常皮质(15/15)均呈SF-1阳性表达,ODF1阴性表达。CgA在肾上腺皮质腺瘤的阳性表达率为6.7%(1/15)。ODF1和SF-1表达组合对于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皮质腺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10例嗜铬细胞瘤、5例副神经节瘤和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周围的肾上腺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皮质均表达SF-1(100%),髓质均表达ODF1和CgA。结论 ODF1可作为诊断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新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与SF-1联合可经济、有效地鉴别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皮质腺...  相似文献   
38.
胡建刚  晏怡  覃川  李柏成  张彪  张正保  杨秀江 《重庆医学》2012,41(24):2472-2473,2476
目的运用ROC曲线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诊断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胶质瘤、非胶质来源肿瘤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采用ELISA法对3组患者血清中的IGF-1进行定量检测,比较3组结果间的差异,评估胶质瘤的诊断临界值。结果非胶质来源肿瘤组血清IGF-1水平(37.77±46.29)μg/L和健康对照组(26.98±27.63)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血清IGF-1水平(643.13±792.19)μg/L显著高于非胶质来源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63.52±101.53)μg/L(P<0.01)。对实验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诊断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45~0.917),诊断临界值为110.425μg/L,其诊断敏感度为90.0%,诊断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期值为87.5%,阴性预期值为92.3%,正确率为90.5%,Youden值为82.3%。结论 IGF-1在诊断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胶质瘤诊断指标之一。但由于IGF-1的局限性,寻求另一种或多种胶质瘤相关的血清标记物与IGF-1联合检测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李柏成  杨秀江 《重庆医学》2007,36(22):2297-229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3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 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在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P≤0.05),降低再次手术率(P≤0.0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治愈率,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0.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7岁,住院号:137943。因反应迟钝、问话不语、四肢活动失灵半年于1997年4月1日入院。缘于7a前曾有煤气中毒史,当时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脱离现场后即清醒。4a后出现双膝关节、踝关节肿胀,行走不稳。在当地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未见好转。近半年病情逐渐加重,不能行走,智能明显下降,大小便失禁,时有抽搐及躯体扭转。在当地按“CO中毒晚发症”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否认其他病史。查体:消瘦、恶液质状态,反应迟钝,问话不回答,查体不配合,表情呆板,呈面具脸,四肢肌肉萎缩,四肢肌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