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N)和a.平滑肌动蛋白(a-SM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I.复合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实验动物模型肝脏中FN、a-SMA表达的情况。结果: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FN、a-SMA的表达,中药中等浓度组FN和a-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的控制纤维化肝脏中FN、a-SMA的高表达。抑制HSC活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预警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几种常用的蛋白质组学分离分析技术及其在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环境污染预警生物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相关基因4(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4,ECRG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重组ECRG4蛋白的体外抑癌功能。方法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CRG4蛋白的定位;用MTT方法检测纯化的重组ECRG4蛋白的体外抑癌功能。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内源性和外源性ECRG4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Western blot方法在细胞无血清培养液中检测到ECRG4蛋白存在,提示ECRG4蛋白是分泌蛋白。纯化的重组ECRG4蛋白可以体外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ECRG4蛋白浓度增加而升高,成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重组人ECRG4蛋白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以作为ESCC的潜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群组式护理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综述,为探索适合国内的围产期保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回顾,总结归纳国内外群组式护理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结果 群组式护理在产前和产时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妊娠、新生儿结局、降低孕产妇分娩恐惧及提高孕产妇认知方面,在产后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促进高效适当的避孕方式选择、促进产后新家庭的规划、提高家庭支持方面。结论 群组式护理模式具有确切的围产期保健应用效果,有待结合国情促进国内实施群组式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中使用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来减少剖宫产出血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分析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0min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且在胎儿娩出之后,在产妇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中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U。收集产妇在术中及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和出血发生率,合并妊娠高征产妇血压的变化,记录处理。结果:两组方法的术中和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出血发生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方法在术中、术后监测记录的产妇血压、平均动脉压、脉搏等变化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使用较单用缩宫素使用,可以明显的减少剖宫产手术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规范或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012 年9 月至2013 年10 月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112 例患儿分为规范化治疗组(规范组,n=56)和未规范化治疗组(间断组,n=56),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及1 年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主要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身高增长速率及体质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6 个月及1 年时,规范组和间断租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规范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PEF%)、呼气峰流速百分比(FEV1%)及间断组FEV1% 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间断组PEF% 仅在治疗6 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1 年时,规范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间断组,PEF% 和FEV1% 显著高于间断组(P<0.05)。两组患儿身高增长速率和BMI 在治疗后6 个月及1 年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规范比间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能更好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1 年未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5 AZA CdR重新激活MDA MB 2 3 1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用浓度为 2mg/L的 5 AZA CdR处理MDA MB 2 3 1乳腺癌细胞前后和阳性对照MCF 7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 AZA CdR处理过的MDA MB 2 3 1乳腺癌细胞E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5 AZA CdR可以重新激活MDA MB 2 3 1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精准地评价治疗效果能指导临床决策,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安全性的全身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提供肿瘤原发灶的代谢情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信息,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与此同时,新型靶向显像剂正逐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有利于对免疫治疗效果的精准评估。本文将对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以ICI为主)效果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