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复方黄连素对急性高原性肠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连素、山莨菪硷(山黄合剂)合用对急性高原性肠炎(肠炎)的防治;方法”对象为急进高原200名部队健康青年。150名进行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诊断为肠炎的103例患者随机分A组,73例,服黄连素350mg,予山莨菪硷20mg(预防分别为200mg、10mg)3/d;B组,30例,服诺氟沙星胶囊2粒,4/d。50名在进驻高原时开始服黄连合剂,3/d,连服5天,观察服药后的防治效果;结果:服药  相似文献   
42.
探讨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治疗高原肺水肿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与机理 ;方法 :12例高原肺水肿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浓度为 10× 10 - 6 NO 30分钟 ,用WX -6型微循环显微仪观察高原肺水肿NO治疗前、治疗 45分钟和治愈后甲襞微循环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 45分钟及治愈后比较 ,甲襞毛细血管管袢输入枝缩小 ,输出枝管经和袢顶增宽 ,A/V比例失调 ,血流变慢呈粒流和粒缓流 (占 83% ) ,伴RBC聚集和袢渗出 (占 6 7% ) ,毛细血管形态 ,血液流态和袢周状态加权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增大 ,统计学处P <0 .0 5~P <0 .0 0 1)。治疗 45分钟与治愈后比较 ,管袢数、输入枝管径和管形态加权积分值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其它各项变化显著 (P <0 .0 1~P <0 .0 0 1)。Hb显著高于治疗 45分和治愈后 (P <0 .0 0 1) ,治愈后又高于治疗 45分时 (P <0 .0 5 )。结论 :吸入低浓变NO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有非常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救治高原肺水肿起重要作用 ,通过迅速纠正低血氧症而改变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43.
“雅给”(傣语)意译为解药,是摩雅傣(傣族医生)最常用的具有解毒作用的一类药物。这里所指的毒是因钦食不洁、服药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轻度或中度中毒症状,如头昏眼花,心烦欲吐,胸腹满闷作呕,汗出乏力、腹痛泻泄等症时均可使用“雅给”进行解毒。其主要机理是:服用“雅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多种维生素胶丸油液和高原护扶霜预防急性高原生唇炎的效果。方法:对进驻海拔5100m高原野外施工的212名部队青年随机分3组,分别涂用多种维生素油液(112人)、高原护扶霜(50人)和空白对照组(50人),随访1天 ̄15天唇炎发病情况,并在平原室内用紫外线照射仪对上述受试者中6名进行紫外线照射,部位取前臂中段内侧1.5cm^2皮肤三处,分别涂维生素油液、护扶霜和覆盖扩光纸。紫外线剂量为最小  相似文献   
45.
急进海拔5200m高原15名健康成人血乳酸浓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进海拔5200m低氧环境下人体血乳酸的变化情况,国内尚少报道.作者于1991年6月至9月对15名健康战士由海拔1400m急进海拔5200m处进行血乳酸自身对比调查,结果如下.对象和方法1.本文调查对象年龄18~22岁,其中首次进入高原10人,再次进入高原、但在平原生活一年以上者5人.经体格检查,符合上高原条件.2.对上述战士由海拔1400m乘车经海拔3900m~3800m~5000m高度连续4天进驻海拔5200m守防点,在海拔5200m处停留第7天、15天、60天分别做血乳酸检测.3.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体力活动较少,在试验采血前坐位休息15分钟,采耳垂血按杨天乐的方法测定血乳酸浓度.结果海拔5200m不同停留时间的15名健康人血乳酸浓度的分析结果如附表.  相似文献   
46.
例1,女,47岁,维吾尔族.患糖尿病并发右脚部坏死引起毒血症及心肾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住院.因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利多卡因50mg加入10%糖水中静脉缓注,注药后即刻出现极度不安,憋气,口唇紫绀.心电图示Ⅱ型第二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47.
海拔5200米高原行军时适宜心率和负重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200m高海拔地区12名男性战士以不同速度负荷行军时心率、心率恢复率、血乳酸、很累感发生率的变化观察,探讨人体在该地区体力活动时的适宜心率和负重量。为使85%的战士保持一定的连续行军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人体在海拔5200m高原行军时的适宜心率为120~130b/min,行军速度2.5km/h和3.0km/h时的负荷重量界限分别为12~16kg和8~12kg。  相似文献   
48.
由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医学研究室孙秉庸等研制的高原Ⅱ号和Ⅳ号药于1990年5月和1991年5月两次用于进驻高原部队,验证其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效果。观察对象均为某团战士,男性301人,分为4组。第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