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2005年1月~2008年2月,我院共为17例老年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经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恶性胸腔积液误诊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梅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960-961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在院外误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46例临床夤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肺癌24例(52.17%),胸膜间皮瘤13例(28.3%),误诊为骨肉瘤、胰头癌、卵巢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惠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l例(均占2.2%),不明原发部位3例(6.5%)。误诊时间30-300天。平均75天。结论 ①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胸水反复增长,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胸腔积液。②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鉴别诠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赵建新  李月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41-141,145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2008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55例得到回访,55例同访病例全部屈伸功能良好,尺神经不全损伤1例,无一例出现肘内外翻畸形,优良率达96.4.%.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风险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85.
李月梅  王娟  张国艳 《中外医疗》2009,28(15):135-135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方法对我院ICU2008年1~9月行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保持气管插管气囊适当充盈状态,加强口腔护理等方法。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例,发生率为13%,死亡3例。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与肺栓塞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鉴于肺栓塞的严重后果,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小腿肌间静脉是DVT的一种类型,被认为可能是髂股静脉及胭静脉血栓的延伸.本文选取本院2004-01~2009-12的门诊和住院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病人31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2008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对60例下肢骨折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便秘的预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8.
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应用本院自制的玫瑰口服液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玫瑰糠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基层医院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死亡率降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李月梅  李淑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81-348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重儿在基层医院的合理治疗方案,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死亡率。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至2004年出生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成活体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最低成活记录为900g。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死亡率由2001年的20.9%下降为2004年的7.5%;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由2003年的45.4%下降为2004的11.8%。通过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在基层医院同样有生存的机会。该早产儿治疗方案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研究发现胆红素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毒性物质,本研究以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可反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CD35及反映T细胞亚群功能的CD3 、CD4 、CD8 及CD4 /CD8 为检测指标,以探讨新生儿高胆血症的免疫功能变化。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001年9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选择高间接胆红素血症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入院时日龄2~18d。胎龄38~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要求无严重感染及窒息史,母亲及患儿均无遗传、代谢及免疫性疾病。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将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