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探讨高敏CRP,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2例儿科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集静脉血时检测高敏CRP、CRP和血常规。结果: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无论WBC是否升高,其高敏CRP多数升高。出院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高敏CRP、CRP增高的比例大于病毒性感染和其它疾病患儿,高敏CRP增高的比例又大于CRP。结论:高敏CRP,CRP联合白细胞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C、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  相似文献   
53.
临终关怀护理中护士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终关怀护理是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病人缓解极端痛苦、维护至死尊严、帮助其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和对临终患者家属提供生理和心理关怀的主体化社会卫生服务。为了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护理,笔者对县城内两所医院的护士对临终关怀护理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我院1989~1998年9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25例,报告如下。1临庆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9~69岁,平均43岁。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24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肿瘤部位:多发生在颈侧中上部,咽部间隙,颌下,舌下,腮腺及锁骨上区。肿块常以前后移动,而上下活动受限为特征。发生子迷走神经9例,颈丛神经6例,颈交感神经3例,舌下神经2例,舌神经及面神经各1例,3例来源不明。25例中除1例恶性神经鞘瘤首发症状为肿块部位剧痛而就诊外,其余24例均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咽部异物感等。本组病例最大者…  相似文献   
55.
神经肽Y(NPY)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效应。方法 :用不同浓度NPY(10nmol/L、10 0nmol/L)刺激心肌细胞 ,应用3 H Leu掺入量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RT PCR法测心肌细胞c junmRNA表达。结果 :1.心肌细胞3 H Leu掺入量测定 :较大剂量NPY刺激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 ,NPY10nmol/L组3 H Leu掺入量有所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而NPY10 0nmol/L组心肌细胞 3H Leu掺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2 .心肌细胞内c junmRNA表达 :NPY组心肌细胞c junmRNA的RT PCR产物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0 1)。结论 :NPY刺激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肥大早期反应基因 )c junmRNA表达增加 ,提示NPY可通过其生长因子样效应 ,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分娩镇痛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无痛分娩方法,不仅产妇容易接受,而且适用于基层医院。为此,我院采用笑气吸入镇痛,取得良好效果。它能使产妇减轻疼痛,而且改善了因传统分娩过程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促进母婴安全,现将相关内容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我院近期对1例环孢菌素A(CsA)及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采用FK506、骁悉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确定电话随访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出院后的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出院后即行定期电话随访,而对照组未加影响。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定期电话随访能帮助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较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和评价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防治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就诊、经实验室和临床诊断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的患者11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2 HRZE/4 HR,并常规应用肝泰乐片(葡醛内酯片)进行保肝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强化期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肝损伤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第2、4周,实验组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71%(6/56)和23.21%(13/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4%(18/56)和48.21%(2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64、7.62,P值均<0.01);实验组中度肝损伤1例(1.79%,1/56),而对照组中、重度肝损伤有11例(19.64%,11/56).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第2周,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45±23)U/L]、天冬氨酸转氨酶[(46±18)U/L]较实验组[分别为(24±12)U/L、(20±13)U/L]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06、8.76,P值均<0.01);血清总胆红素[对照组:(9.6±4.7) μmol/L;实验组:(8.7±4.5)μmol/L]和血清白蛋白[对照组:(40.9±4.2)g/L;实验组:(41.3±4.6)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0.48,P值均>0.05).治疗后第4周,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102±36)U/L]、天冬氨酸转氨酶[(94±39)U/L]、血清总胆红素[(36.1±10.5) μmol/L]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分别为(33±16)U/L、(32±12)U/L、(9.8±5.1) μmol/L],血清白蛋白则明显下降[对照组:(32.7±5.3)g/L;实验组:(40.7±3.9)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1、11.38、16.88、9.11,P值均<0.01).在细胞免疫方面,治疗4周后,实验组CD4+T淋巴细胞[(39.5±8.1)%]、CD4+/CD8+值(1.5±0.3)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33.5±5.2)%、1.2±0.2],而CD8+T淋巴细胞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33.1±4.8)%、(30.3±4.7)%](t值分别为4.67、3.12、6.25,P值均<0.01),且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分别为(33.5±5.9)%、(33.4±6.2)%、1.2±0.6]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8、2.98、3.33,P值均<0.01).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能改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抗原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肝损伤,且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的特点及与心理弹性、注意控制、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注意控制量表、焦虑量表对180名急进高原官兵进行调查。结果:急进高原官兵不同时间段心理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2.781,P0.05);高、低心理应激组官兵的心理弹性(t=3.517,P0.01)、注意控制(t=4.391,P0.001)、焦虑(t=-7.416,P0.001)存在显著差异;乐观性、注意控制能有效预测心理应激,总解释率为39.2%;注意控制在心理弹性、焦虑对心理应激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呈变化趋势,心理弹性、注意控制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心理应激症状,促进心理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