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国产重组葡激酶 (recombinantstaphylokinase ,r SAK)在兔股动脉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采用“溶圈法”测定血浆r SAK水平。方法 :新西兰兔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10ml,30min)、r SAK小剂量组 (r SAK 0 .2 5mg kg ,30min)、r SAK中剂量组 (r SAK 0 .5mg kg ,30min)、r SAK大剂量组(r SAK 1.0mg kg ,30min)、r SAK单次静脉推注组 (r SAK0 .5mg kg ,2min)和联合肝素治疗组 (先静脉推注肝素 2 0 0U kg ,继之予r SAK 0 .5mg kg ,30min ,溶栓后予肝素5 0U (kg·h)静滴至观察终点 )。用球囊损伤法制作兔右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然后经耳缘静脉匀速输注溶栓药物。溶栓前及溶栓后不同时间点取静脉血用“溶圈法”检测r SAK血药浓度 ,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合r SAK药代动力学模型。结果 :r SAK血浆浓度在 2 .0× 10 4 ~ 2 .0× 10 6 U L范围内与溶圈直径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6 .0 5±11.35 ) % ,相对标准差 (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 ,RSD)为±11.82 %。各静脉输注组血药浓度峰值时间为 30min ,低、中、高 3个剂量组峰值浓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r =0 .99998,P <0 .0 0 0 1)。单次静脉推注组峰值浓度为 (5 .16± 1.0 2 )mg L ,显著高于等剂量 30min输注组 (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与正常反应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小板mi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78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至少5 d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所有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PLADP),PLADP大于上四分位数的19例患者为CLR组,小于下四分位数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所有入选患者纯化血小板中的总RNA,将上述两组患者的总RNA分别混为2个总RNA池,通过RNA变性电泳质检后,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两组患者血小板miRNA的差异表达谱。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miRanda、PITA和miRWalk对差异miRNA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CLR组PLADP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0 1)。通过RNA变性电泳检测两组总RNA未见明显降解。高通量测序发现95种血小板miRNA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显著性下调且差异倍数>2的拷贝数前20 位miRNA依次是hsa?miR?300、hsa?miR?151b、hsa?miR?1299等。通过至少2个靶基因预测软件印证8个miRNA(hsa?miR?188?5p、hsa?miR?6874?3p、hsa?miR?218?5p、hsa?miR?3150b?3p、hsa?miR?1288?3p、hsa?miR?1299、hsa?miR?6862?5p、hsa?miR?4421)对血小板聚集关键蛋白有调控作用。结论:CLR患者中存在血小板miRNA的显著下调,本研究筛选出8个对血小板聚集关键蛋白可能有调控作用的miRNA,可能成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与冠心病及其心脏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因各种心脏原因的住院)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冠心病的诊治模式应当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与常规剂量相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PCI术后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发现的CLR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与双倍剂量组,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并随访1年的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无显著差异(P > 0.05);但在1个月随访时双倍剂量组的PLADP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 0.001);1年随访主要不良事件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均为4.3%?常规剂量组的次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双倍剂量组,主要表现为心源性再入院率显著高于双倍剂量组(P < 0.01)?双倍剂量组大出血(0% vs. 0%)?小出血(0% vs. 0%)?轻微出血(10.9% vs. 10.9%)的发生率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结论: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能显著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1年随访的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葡激酶(recombinant staphylokinase,r-SAK)在兔股动脉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模型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新西兰兔30只,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30min)、r-SAK小剂量组(r-SAK0.25mg/kg,30min)、r-SAK中剂量组(r-SAK 0.5mg/kg,30min)、r-SAK大剂量组(r-SAK 1.0mg/kg,30min)、r-SAK单次静脉推注组(r-SAK0.5mg/kg,2min)和联合肝素治疗组(先静脉推注盱素200U/kg,继之予r-SAK 0.5mg/kg,30min,溶栓后予肝素50u/(kg&;#183;h)静滴至观察终点)。用球囊损伤法制作兔右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模型形成后经耳缘静脉匀速输注治疗药物。溶栓前及溶栓后不同时间点取静脉血用“溶圈法”检测r-SAK血药浓度,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合r-SAK药动学模型。结果:r-SAK血浆浓度在2.0&;#215;10^4~2.0&;#215;10^5U/L范围内与溶圈直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05&;#177;11.35)%,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77;11.82%。各静脉输注组血药浓度峰值时间为30min,低、中、高3个剂量组峰值浓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r=0.99998,P&;lt;0.0001)。单次静脉推注组峰值浓度为(5.16&;#177;1.02)mg/L,显著高于等剂量30min输注组(P&;lt;0.01),其峰值时间为2min。联合肝素治疗组与等剂量r-SAK单独输注比较,峰值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将各组血药浓度经药动学计算程序拟合,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溶圈法”检测r-SAK血药浓度是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方法;国产r-SAK在球囊损伤致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中的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除此之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与冠心病心脏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大气污染、噪音及社会环境中的职业紧张、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就环境因素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持式动态心电记录仪(SnapECG)对于常见不同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其在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间经12导联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用12导联心电图和SnapECG同时采集患者心电图形,以12导联心电图诊断结果为标准,探讨SnapECG对常见快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本研究共采集373例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180例(48.3%),缓慢型心律失常193例(51.7%)。SnapECG对常见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9%和98.2%,对常见缓慢型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和100.0%。SnapECG对房早、房速、房扑的诊断敏感性欠佳(分别为70%,50%,13%),对其他常见快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敏感性达83.3%-100.0%;对各类常见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特异性达88.5%-100.0%。结论:SnapECG具有便携、易操作的特点,可实现远程传输,便于进行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随访。SnapECG对常见不同快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诊断特异性高,对与P波相关的心律失常的诊断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当堂进行诊断性测验的方法及意义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530021)李春坚目标教学借鉴布卢姆的先进理论,将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引进现代课堂教学,通过及时反馈检测获取反馈信息,为有效地调控和改善教学过程,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损积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在股动脉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模型兔中的药动学。方法:采用自制大块玻璃平板和琼脂井式扩散生物法测定分别静脉不同方式给予r-SAK不同剂量后的兔的血药浓度。结果:r-SAK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血浆检测浓度在20~2500IU/ml范围内与溶圈直径线性关系良好(r=0·9960),平均回收率为(96·05±9·20)%。低、中、高3个剂量静脉滴注组峰浓度分别为(2·28±1·06)、(3·54±0·32)、(6·12±1·61)μg/ml,单次静脉推注组峰浓度为(5·16±1·02)μg/ml。结论:生物法检测r-SAK血药浓度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