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IL-6的关系。以探讨leptin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AA。用放免法(RIA)测定AA大鼠血清中leptin,IL-6的表达水平。结果;AA组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高于正常组,IL-6水平高于正常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A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增高。并与IL-6呈显著正相关,leptin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10例、交界性8例及恶性58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主要临床病理参数及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VEGF的表达在良性、交界性及卵巢浆液性肿瘤中分别为(16.1±3.9)%、(36.7±14.2)%及(52.3±22.8)%,呈逐渐增高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在浆液性卵巢癌高、中及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0.9±16.2)%、(48.0±18.4)%及(62.1±21.3)%,组织分化愈差,其表达就愈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的表达在浆液性卵巢癌Ⅰ-Ⅱ期及Ⅲ一Ⅳ期FIGO分期中分别为(40.0±18.0)%及(55.1±22.9)%,分期愈晚表达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高表达者预后差. 结论 VEGF在浆液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表达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3.
胶原酶溶盘术后残留症状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1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胶原酶溶盘术后有残留症状者568例的分析,寻求术后残留症状的处理方法。方法本组有残留症状者占47.65%。其中盘内或盘外或盘内盘外同时注射者,术后残留症状发生率分别是49.40%、51.07%、22.96%。溶盘术后1个月仍有症状者复查CT共138例,椎间盘突出物消失或缩小50%以上者仅占30.43%。术后残留症状的处理:腰痛采用骶管或硬膜外阻滞配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加针刀松解;神经根痛采用侧隐窝和椎间孔外口注射加针刀松解椎间孔外口;腰骶部僵硬采用棘间韧带、脊神经后内侧支、第三腰椎横突尖周围注射加针刀松解;患肢乏力、麻木采用弥可葆肌注、口服壮骨伸筋胶囊、维生素B1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各种残留症状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分别对每种类型残留症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疗效互相进行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酶溶盘术后残留症状发生率较高,术后残留症状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种类型疗效基本相同,残留症状在治疗后3个月疗效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总结提高脑卒中病人生存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年来我科脑卒中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与历年常规护理的病人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死亡率6.9%,复发率27%,半年后Barthel指数评分62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死亡率17%,复发率43%,半年后Barthel指数评分38分。结论: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调动了病人积极性;连续性护理增加护患了解,提高护士责任心,有效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适时的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躯体语言功能恢复;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指导,降低复发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出院指导需求及实际获得内容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对滨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出院指导质量进行调查,并通过Spearman分析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 13±0. 781)分,出院指导需求评分为(42. 84±12. 26)分,出院指导获得评分为(40. 98±14. 68)分,需求评分高于获得评分(P 0. 05);患者对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的各条目评分在8. 14~8. 96分之间,整体出院指导质量得分为(157. 44±19. 01)分;服药依从性与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呈正相关(P 0. 01)。结论:出院指导质量得分与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应针对患者的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心力衰竭知识掌握与服药的相关信念进行出院指导,通过随访、监督和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服用方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6.
心血管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加重正在治疗的心律失常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已是临床熟知的事实,但非心血管药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发现一些非心血管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组织胺药、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胃肠道促动力药在某些高危患者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虽然非心血管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甚低,一般<0.1%[1~4].但是非心血管药物应用面十分广泛,估计每年全国因服用非心血管药物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甚至致死者不在少数.因此,内儿科医生、神经内科、精神病科医生均应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输注化疗药物重要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但在留置期间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和导管相关血栓( CRT)是最严重的并发症[1].CRBSI使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多,病死率增加[2] , PICC发生CRBSI并CRT案例报道较少[3-4].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V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探讨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寻找更合理的适应证.方法 将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VH)41例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43例患者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VH组(67.32±14.79)min、TLH组(91.98±15.28)min和TAH组(94.17±20.57)min.术中 出血量:VH组(69.05±32.36)mL、TLH组(67.21±32.90)mL和TAH组(100.24±39.2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VH组(20.51±5.92)h、TLH组(19.84±4.95)h和TAH组(41.26±5.86)h.术后住院日:VH组(5.71±1.42)d、TLH组(5.58±1.33)d和TAH组(7.31±1.09)d.在手术时间方面: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LH组及TAH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LH组与TA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术后住院日数方面:VH、TLH组与TA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VH和TL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VH、TLH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术中出血少、对患者内环境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9.
1994年6月~ 1999年5月,我科共收治11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肿瘤病人,出院后进行为期 2年的膀胱药物灌注,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 118例中,男 96例,女 22例;年龄 24~ 79岁,在手术后都接受了膀胱药物灌注及护理康复指导,膀胱灌注药物均采用顺铂。方法: (1)患者来院后由指定医护人员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将顺铂 40~ 60mg加生理盐水 60ml,充分溶解后,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无菌操作规程插入导尿管,缓慢注入药物,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变换体位。手术后患者灌注间隔时间,一般开始每周灌注 1次,然后每 2周灌注 1次,…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科T2DM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DKT)、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生存质量评分(DSQL)、FBG、2 hPG、HbA1c、TC、LDL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Orem辅助教育系统的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提升日常生活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