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犬颈总动脉实验性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截取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8只成年家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玻璃管制成“S”形,一侧颈总动脉(CCA)作为母体动脉,截取另一侧颈总动脉节段穿过玻璃管模型与对侧CCA端端吻合.2周后作血管造影(CTA/DSA)证实模型内血流通畅.结果 8只犬均成功地建成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结论 应用犬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2.
7-(4,7-二取代香豆素-3-乙酰氨基)头孢菌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华娟  段廷汉  李明华   《药学学报》1989,24(3):175-181
本文根据构效关系,设计并合成了17个7-(4,7-二取代香豆素-3-乙酰氨基)头孢菌素衍生物。其缩合方法采用酰氯法、Vilsmeier试剂法及混合酐法。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进一步药理试验尚在进行。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经动脉途径低浓度(14%~25%)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治疗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CCFs)的可行性.方法 8例DCCFs患者均经动脉入路,使用微导管嵌顿技术注入低浓度NBCA行栓塞治疗.其中5例为经静脉入路栓塞失败者,3例为不可行静脉入路栓塞治疗者.结果 5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造影DCCFs完全消失;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管造影未发现DCCFs复发.3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造影DCCFs残留,但血液分流量减少;随访3个月,血管造影血液分流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改善2例,血液分流和临床症状均消失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眼部症状恶化、第Ⅵ脑神经麻痹,经治疗后3 d症状消失.结论 经动脉采用微导管嵌顿技术低浓度NBCA栓塞DCC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经静脉入路栓塞失败或不能经静脉入路治疗的患者,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内支架植入结合旁路转流术在四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例支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左下肢2例,右下肢5例,左上肢1例。采用介入方法将内支架植入髂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段,同时行远侧肢体动脉病变段旁路转流术。结果:内支架植入及手术均全部成功,无1例发生相关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2年的均保持通畅。结论:内支架植入加旁路转流术是治疗四肢血管闭塞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用于测试颅内支架性能的颈内动脉虹吸段动物模型。方法使用快速原型及脱蜡技术建立6只颈内动脉虹吸段约束装置。手术暴露并游离6只犬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近端暂时性夹闭,远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近侧切断。右侧颈总动脉远端暂时性夹闭,近端结扎并沿结扎点远侧切断。左侧颈总动脉近侧段穿过塑型装置,并与右侧颈总动脉远侧游离段端端吻合。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视觉评估虹吸段模型形态,血管通畅,吻合口狭窄及附壁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所有实验犬均能耐受手术,无一只死亡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建模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1、2周、1个月血管造影,显示虹吸段模型空间结构与其人体原形高度相似,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附壁血栓形成。所有模型虹吸段随访中均保持通畅。结论采用体外约束装置,手术建立虹吸段模型切实可行,该模型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可靠性,可用于测试神经血管内材料。  相似文献   
56.
机械取栓在急性血栓性脑卒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急性血栓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机械取栓.近年来,对于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失败的患者,机械取栓由于其所取得的较好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其有关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宫颈癌在放疗中形态和体积变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60例宫颈癌患者给予与3次放疗和4次MRI检查。MRI检查时间点为:①第1次放疗前MRI检查。②第1次放疗后2~2.5周进行第2次放疗(剂量20~25Gy)前进行第2次MRI检查。③第2次放疗后2~2.5周进行第3次放疗(剂量45~50Gy)前行第3次MRI检查。④第3次放疗后1~2月患者随访时进行第4次MRI检查。肿瘤形态分为规则形、分叶形和不规则形。肿瘤进行体积测量(分为ROI体积测量法和直径体积测量法)。ROI体积测量法:勾画MRI矢状面T2WI上肿瘤的ROI范围,利用公式计算肿瘤体积。直径体积测量法:测量MRI矢状面、横断面T2WI上肿瘤的3条最大径(d1,d2,d3),利用公式计算肿瘤体积。两种测量结果与肿瘤放疗后的衰退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肿瘤的分叶形和不规则形数量在放疗中先增加后下降,两者形态在放疗前占总数68%,第1次放疗后占80%,第2次放疗后占72%,第3次放疗后占33%。ROI体积测量法和直径体积测量法在放疗前和第3次放疗后测量的肿瘤准确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1=0.87和r4=0.82),但两者在第1次放疗后和第2次放疗后测量的肿瘤准确率相关性差(分别为r2=0.17和r3=0.67)。与ROI体积测量法相比较,直径体积测量法上肿瘤体积较大,而衰退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直径体积测量法高估肿瘤体积有关。结论:宫颈癌在放疗中衰退不一致,不规则形态增多。ROI体积测量法比直径体积测量法更能反映宫颈癌放疗中形态不规则变化及宫颈癌放疗期间的衰退率,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考察白及药材及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情况,对其风险进行初步评价,为白及的种植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白及药材及饮片中铅、镉、砷、汞和铜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随行质量控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2种方法对白及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进行初步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对各元素间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污染指数比较分析,对白及药材和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5种元素测定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回收率为99%~114%,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符合偏差要求。全部样品中各元素残留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2种污染指数分析显示,各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未受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属于Ⅰ级安全级别。铅、镉、砷、汞和铜5种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镉与砷、铅,砷与铅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元素间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未能将白及药材和饮片分开,药材和饮片综合污染指数相差不大,两者均属于Ⅰ级安全等级,说明白及药材在加工成饮片的过程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污染影响较小。结论:白及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潜在污染风险较小,在种植及加工环节应注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的监测与安全管理,以降低其危害。  相似文献   
59.
冈上肌腱撕裂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冈上肌腱撕裂的MRI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关节腔MR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开放性手术、关节镜检查或综合诊断最终明确 6例冈上肌腱完全撕裂、9例部分撕裂和 3例无撕裂。所有 18个病例均行常规SE序列MRI检查 ,另追加FE序列成像 11例、关节腔MR造影 9例、脂肪抑制序列成像 5例。结果 常规SE序列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准确率为 5 0 % (9/18) ,部分病例追加关节腔MR造影后准确率提高至 72 .2 % ;FE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可提高检出病灶的敏感性。结论 冈上肌腱MRI诊断尚需采用SE序列、FE序列、脂肪抑制、关节腔造影等多种MR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60.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磁共振同/反相位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方面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监控脊柱恶性病变的放疗或化疗后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