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51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李放 《大家健康》2012,(2):66-67
"最近有点儿力不从心了,来点儿×××呗,那玩意儿好使吗?谁用谁知道。"某著名笑星操着他那招牌式的微笑和腔调做的这则广告,恐怕很多人都曾看过。人到中年,男人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者的确不是小数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加常规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为每日1次,每次1 h,每周5次,持续训练8周。B组在A组基础上加DMS治疗,选择性刺激患侧下肢痉挛肌肉,刺激部位分别为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刺激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准,每日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连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进行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分和Gaitwatch步态参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A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群MAS,FMA-L,BI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双支撑相、双髋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群MAS,FMA-L,BI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双髋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双髋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各参数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比较,BI、FMA-L、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MAS、Gaitwatch步态参数中除双膝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前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股四头肌MAS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BI,FMA-L,小腿三头肌MAS,Gaitwatch步态参数中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深层肌肉刺激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在术中是否切除颈椎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还存在很多争议[1]。综合文献结果,多数认为术中切除颈椎PLL可以取得更确实、充分的减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更好的改善[2~5]。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经椎间隙切除颈椎PLL的关键是安全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对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加以概括,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原理、治疗效果,以期为交感型颈椎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1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提出交感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解除神经压迫、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传统开放后路减压手术创伤较大,住院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对术者而言,冈椎间盘突出复发需再次手术时,初次手术后形成的瘢痕也是不小的挑战.经椎间孔内窥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urgery,TES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椎间孔入路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较多,相对传统术式具有很大优势,在此对这一技术近年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Dynesys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ynesys(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是一种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内固定装置,由Stoll等[1]在Graf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非融合内固定方式之一。其设计目的在于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椎体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减缓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s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Dynesys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现已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脊柱侧凸和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减压术后的辅助治疗。其适应证包括[2]:①腰椎管狭窄或退行性腰椎滑脱所导致的神经源性疼痛或椎间盘退变所导致的腰背痛;②减压手术导致的医源性腰椎不稳;③退行性脊柱侧凸所致的椎管狭窄并处于进展期。禁忌证:①Ⅱ度以上的峡部不连性或退行性椎体滑脱;②大于10°的退行性脊柱侧凸;③颈、胸椎;④局部有骨肿瘤、感染或骨折;⑤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及其他代谢性骨疾病;⑥融合失败后的翻修术;⑦严重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椎间盘源性疼痛。现就Dynesys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骨水泥椎间渗漏与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行PVP手术治疗的15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椎体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发骨折组与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骨密度、骨水泥注射量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情况.结果共124例患者(148个椎体)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24例患者(32个椎体)再发椎体压缩骨折.再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椎间渗透率为25.0%(6/24)与对照组的21.0%(2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椎间渗漏并不增加PVP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风险,低骨密度是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我院采用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选取相同时间段内行常规显露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做对比。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评估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ODI评分;测量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测量术后1年时多裂肌残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术后随访时间30~54个月。小切口组平均随访时间35.5±7.3个月,常规显露组平均随访时间34.8±5.1个月。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优于常规显露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腿痛VAS、ODI均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小切口组术后3d腰痛VAS评分优于常规显露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3d和5d的CRP水平低于常规显露组(P<0.05)。手术节段在末次随访时仍存在4.1°±1.5°的活动度,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现断钉及螺钉松动病例,小切口组减压侧多裂肌残留率高于常规显露组(P<0.05)。手术椎间隙高度在术后3个月时有所增高,但在末次随访是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小切口组2例切口延迟愈合,常规显露组1例切口延迟愈合。结论:后正中小切口经双侧肌间隙入路Dynesys置入、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显露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较常规显露小,对肌肉组织损伤小,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3月采用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腰椎退变患者46例(Dynesys组),以同期行PLIF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PLIF组).记录2组手术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近侧邻近节段的椎间ROM,评估2组影像学和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Dynesys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轻度升高(P>0.05),而PLIF组显著升高(P<0.05)且大于Dynesy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9°(P<0.05),而PLIF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P<0.05).2组近侧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且PLIF组大于Dynesys组(P<0.05).Dynesys组有6例患者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PLIF组患者有15例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PLIF组有1例出现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ROM,邻近节段椎间ROM的增幅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20.
膈肌将人体胸腔、腹腔分隔,参与生命活动多个方面,在维持呼吸运动、稳定姿势、增加腹内压及促进淋巴回流等活动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膈肌功能障碍可通过肺功能检查、力学指标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电生理学检查等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识别。针对膈肌功能障碍,可从膈肌训练、膈肌手法治疗及膈神经(膈肌)电刺激等多方面进行治疗干预。膈肌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却常被忽视,因此全面深入认识膈肌才能更好地利用膈肌,这样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而且还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