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双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双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过程。结果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病人常有血脂代谢异常,可有血糖异常,伴身体其他部位黄色瘤。病变均侵及真皮及真皮下结缔组织和眼轮匝肌,组织病理学示皮下或真皮内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和黄瘤巨细胞(Touton巨细胞),切片苏丹染色,胞浆内充满脂滴,病理学均诊断为眼睑结节状黄色瘤。结论眼睑巨大结节状黄色瘤的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主要依据病理学诊断,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了,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GL50-ICOS在Graves病(GD)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免疫病理意义.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D甲状腺组织和原代培养的甲状腺滤泡细胞(TFC)共刺激分子GL50和ICOS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同龄对照相比,CD4+CD28-T细胞群体在GD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升高,其表面ICOS表达上调.(2)RT-PCR显示,GD患者甲状腺组织中有ICOS mRNA表达,与对照非毒性甲状腺肿(NT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Western印迹显示,GL50蛋白在10例GD患者组织中全部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对照甲状腺腺瘤组相比,GL50在20例GD患者组织切片中全部检出,而对照组无阳性表达(P<0.01).(5)炎性细胞因子刺激体外原代培养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表面上调表达GL50(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GL50-ICOS在Graves病甲状腺组织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改良小梁切除术的各种类型青光眼住院病人共122例(132眼)。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抑制滤过区瘢痕形成,并采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控制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以获得功能型滤过泡和理想的眼压控制。结果改良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70%,其中浅前房20眼(15.15%),前房混血4眼(3.03%),一过性高眼压1眼(0.76%),一过性低眼压1眼(0.76%)。对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26眼中的23眼采取保守治疗,治愈21眼(91.30%)。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明确青光眼改良小梁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用ELISA法检测煤矽肺患者与对照组血清sIL-2R的含量,结果sIL-2R在煤矽肺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与巨噬细胞在患者体内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9.
浅析薄层色谱法鉴别补中益气丸中升麻和当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丸中升麻和当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结果 补中益气丸中升麻,当归和相应对照品,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结论 该法可作为检测补中益气丸中或麻,当归是否存在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