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3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46篇 |
内科学 | 90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261篇 |
预防医学 | 135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9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03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溴己新注射液灌洗联合呼吸机肺复张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创伤性肺不张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经纤支镜吸痰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接受经纤支镜溴己新注射液灌洗以及呼吸机肺复张治疗,连续5 d。比较2组综合疗效、完全肺复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HR、RR、p(O2)、p(CO2)和Sa(O2)在治疗后1 h、24 h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3 d时HR、RR和p(O2)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6 d时HR和p(O2)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完全肺复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hs-CRP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经纤支镜溴己新灌洗联合呼吸机肺复张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疗效显著,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长期噪声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Wistar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每组32只,暴露组暴露条件为95 dB白噪声,4 h/d×30 d,停止噪声暴露分别恢复0、3、7、14 d;对照组动物除不接受噪声暴露外,其他条件与暴露组相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CRF、CRFR1、CRFR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暴露组大鼠海马CRF、CRFR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停止噪声暴露后恢复0、3、7 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14 d时恢复到正常水平;暴露组CRF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恢复0 d无明显变化,恢复3、7 d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14 d时其蛋白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mRNA水平依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可引发大鼠海马CRF及其受体系统持续异常改变,其可能参与了噪声暴露致阿尔茨海默病症(AD)样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63.
近年,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在药品开发中已有广泛的应用,统计学上关于试验药物相对于阳性对照药物的非劣效性评价方法已有多种,但主要集中在终点指标为二分类或正态连续型数据的临床试验[1].当观察指标为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时,可能包含截尾数据(censored data),则缺少相应的非劣效性评价方法,主要原因是生存分析设计背景下非劣效性的定义较为困难[2].本文拟介绍一种基于生存时间指数分布模型,假设对照组死亡风险率λ0与试验组死亡风险率λ1之比为常数ρ,并在此基础上定义非劣效界值的分析方法,结合实例介绍其试验设计和统计检验方法,同时给出R软件实现程序.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分别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将200例可疑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分别行DSA和TCD检查,以病理确诊为标准,比较DSA和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DSA和TCD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200例患者经病理切片确诊共174例,经DSA检测出阳性151例,真阳性148例;经TCD检测出阳性103例,真阳性92例,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出DS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6%、88.46%、98.01%和46.94%;均高于TCD的52.87%、57.69%、89.32%和15.46%(P<0.05)。结论 DS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较TCD有更高的准确率,TCD可作为DSA检查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北京西城区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CDC)及西城区各社区服务站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I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治疗组(心可舒片)及对照组,入组后继续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降糖、口服降压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治疗8周,治疗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分别观测入组前和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全血黏度5,全血黏度30,全血黏度200,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糖、血脂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①治疗组在心可舒片治疗前较心可舒片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全血黏度5,全血黏度30,全血黏度200,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有好转趋势(P<0.05)。②心可舒片治疗8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两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黏度中切,血沉)有所好转(P<0.05)。结论:心可舒片能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简述了自回归(AR(P))模型预测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介绍了AR(P)模型在药品需求预测中的方法应用。为消除季节的影响,著者提出了一种改进了的AR(P)模型—SAR(P)模型。经实际预测分析,认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具有抗氧化和抗兴奋毒性功能的复合营养补充剂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花色豚鼠29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补充剂1组、补充剂2组、补充剂3组。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补充剂组灌胃法给药。暴露条件:白噪声110 d B SPL,每天暴露3 h,连续2天。噪声暴露后0、1、3、7 d,C-ABR检测听阈,Tb-ABR检测纯音听阈。结果噪声暴露后0、1、3、7 d豚鼠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给予复合营养补充剂的1、2、3组由噪声所致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3组中尤以补充剂3组的保护效果最佳(P0.05),其对噪声暴露所致暂时性听阈位移的保护效应可达19 d B。结论噪声暴露可导致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给予复合营养补充剂可改善由噪声引起的听阈异常,提示该营养补充剂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或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肺炎链球菌是肺炎球菌疫苗研制、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其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终产品肺炎球菌疫苗的质量、安全和效力。因此,严格控制肺炎球菌疫苗生产用肺炎链球菌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肺炎球菌疫苗生产用肺炎链球菌种子批的传统检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定方法(16S rRNA序列测定、基于PCR的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进行概述,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以期为完善生产用肺炎链球菌种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晚期胆管癌姑息胆道引流的治疗效果,探讨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经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晚期胆管癌35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术,胆肠置管搭桥引流,U管引流,单纯外引流,或两种术式联用。结果:77.1%术后两周内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22.9%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手术死亡率14.3%。术后随访:胆肠引流术9例,中位生存期11.3个月。U管引流7例存活1年以上。单纯外引流3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胆道引流术是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