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创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闭合性胰腺创伤病人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后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病人均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监测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营养状况指标,统计分析营养支持应用情况、住院时间、预后、并发症等临床数据. 结果:38例闭合性胰腺创伤病人中,手术37例,非手术治疗1例,治愈率为97.4%(36例),死亡2例.手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处理胰腺创伤结合早期营养支持,能预防胰腺创伤病人创伤后营养不良的风险,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肠外营养(PN)相关肝损害(PNALD)的患病机制及干预措施,建立有效的小鼠模型。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正常饮食、颈静脉置管后微量泵持续输注等渗盐水;模型组小鼠禁食后颈静脉置管,用微量泵持续输注PN液。1周后比较两组小鼠体重变化,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组织在光镜下可见广泛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主要集中于中央静脉周围。脂肪变性评分为(3.1±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分。结论:模型组小鼠与成人PNALD病人初期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相似,可用于该病的患病机制,药物治疗疗效以及具体机制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3.
总结了5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造口的护理经验。注重肠造口局部管理,包括对早期移植肠存活、蠕动、分泌等功能的观察;在进行肠镜病理学观察时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加强肠内营养时肠造口的管理,包括对后期移植肠消化、吸收功能及排斥反应的观察。5例患者全部存活,移植肠造口血运良好,颜色红润,且未发生移植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患者逐步恢复经口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64.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一类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肠系膜血管闭塞,导致肠管缺血坏死、腹膜炎等。该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小肠坏死或休克。虽然临床诊断和计算机成像技术不断进步,但肠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仍十分困难,因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65.
青少年甲状腺癌并不罕见 ,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国内统计表明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为 2 .4%~ 9.0 % [1] ,占全部甲状腺癌的 1.5 %~ 2 .4% [2 ,3] ,占青少年全身恶性肿瘤的 1%~ 2 % ,男女比例约为 1∶2。由于病理类型复杂 ,生物学特征差异较大 ,临床误诊率极高 ,达 49 7%~5 9 5 % [4 ,5] 。本文介绍青少年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1 病因青少年甲状腺癌的病因至今不明确。研究发现和下列因素有关。1 1 放射性照射 国外的研究表明头颈部因其他良性或恶性病变接受外照射治疗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这一因素的主要事实基础在于 196 0年外照射…  相似文献   
66.
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35-138,141
0引言 20世纪30年代,Studley等已注意到营养不良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术后预后的影响.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而且还会增加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延长切口愈合、器官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1,2].因此,外科医师较以往更加注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作为当今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进展,营养支持的优点是肯定与明显的,但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后,也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不恰当地应用将给病人带来危害.因此,要掌握营养支持的适应证、营养物质供给的量与质以及供给的方法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其不足之处,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3].有关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法的选择、效果,还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作者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围手术营养支持方面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67.
两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由于改变了胰岛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起效、达到峰值、作用持续时间均较常规人胰岛素短,对迅速降低餐后血糖、减少下一餐前低血糖优于常规人胰岛素.而两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通过改变胰岛素的等电点或增加类似物分子量的方法,使其分解、吸收及作用时间延长,吸收变异度小,而且无峰值,能更好地模拟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68.
营养支持中的物质代谢与营养代谢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40余年来, 外科营养支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多方面的研究,成为当代外科治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许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 一些疾病的预后由此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9.
血管内置入导管是当今医学的重要干预方法,但导管感染并发症仍居高不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过程)能正确指导护理实践,有效预防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盲襻综合征大鼠D-,L-乳酸和短链脂肪酸的代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盲襻综合征大鼠血浆D-,L-乳酸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变化. 方法:建立大鼠盲襻综合征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盲襻组).于术后第1、2、3和4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肠液行细菌培养计数,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生化以及D-,L-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检测.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术后4周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P<0.01),血清总蛋白水平降低(P<0.01),清蛋白水平降低(P<0.05).实验组血浆D-,L-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在第4周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液菌落数2周后>1.0×106/mL,4周后达1.1×109 /mL. 结论:盲襻综合征大鼠血浆D-,L-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水平明显升高,能较好地反映肠液菌群的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