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动态观察多西他赛 (多西紫杉醇 )导致人体液体潴留。 方法 :1 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以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 ,共 5 1个疗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化疗不良反应分级记录化疗后不良反应 ,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第 1 ,3,7,1 4 ,2 1天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定人体组成成分。 结果 :化疗后患者体重 (6 6 .32± 4 .5 2 )kgvs(71 .5 5± 3.0 9)kg和机体总水量 (4 0 .94± 2 .2 5 )kgvs (35 .37± 3.92 )kg较化疗前明显增加(P <0 .0 5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较化疗前增加 ,但后者增加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每个疗程化疗后第 3天液体潴留最为严重 ,随后有所缓解。 结论 :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能够准确反映化疗患者机体液体潴留情况 ,多西他赛能导致人体液体潴留 ,但不严重  相似文献   
42.
尸体胰、十二指肠和肾脏联合快速获取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尸体胰、十二指肠和肾脏联合快速获取与保存①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李幼生黎介寿李宁罗开李为苏李元新关键词胰腺移植;器官保存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7.5胰、十二指肠或胰、十二指肠及肾脏联合移植已成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肾衰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告了两步法猪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的实验研究。一期手术行100cm 长的移植肠两端造口的异位移植,4—6周后行移植物吻合于肠道连续中的原位移植。未应用免疫抑制剂的Ⅰ组6只动物的移植物平均存涪17.7±7.6天,切除排异坏死的移植物后受体均存活.Ⅱ组动物长期应用环孢素 A,辅以围手术期3周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硫唑嘌呤,6只动物的移植物和受体存活天数均超过90天。清除移植肠血管吻合部系膜淋巴结的猪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排异,未发现明显的 GVHD.文章讨论了小肠移植的外科技术和免疫反应,强调符合解剖生理的移植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是本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在猪肝-小肠联合移植实验中,移植肠的急性排斥反应对血清瓜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共进行肝-小肠联合移植15次,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存活时间超过7天的受者猪在研究范围之内.术后按计划对肝-小肠联合移植实验后,测定受者猪的血清瓜氨酸浓度.在取血的同时采集移植肠黏膜作移植肠的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评分,并作瓜氨酸浓度-急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5头猪中有11头存活时间超过7天.在受者猪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随着排斥反应逐级增强,血清瓜氨酸水平逐渐减低,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瓜氨酸浓度-急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瓜氨酸浓度=36.02-8.26×病理评分,相关系数为r=0.91.结论:在猪肝-小肠联合移植中瓜氨酸是一种移植肠急性排斥反应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45.
0 引言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不仅是多疗程、剂量大、血管损伤严重[1],而且乳腺癌根治术行淋巴结清扫后患肢活动及静脉、淋巴回流受到一定影响,只宜于健侧肢体输液.如何选择输注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2],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3],减轻病人对静脉化疗的恐惧,以保证治疗顺利完成,是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腔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大,是理想的静脉化疗途径.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我科选择42例乳腺癌病人行腔静脉置管194例次进行静脉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一种肝前型的门脉高压症。既往报道不多,但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有逐渐增多趋势。文中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多以反复呕血便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症状,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4例经CT血管成像确诊。6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大多行分流术加断流术。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表现以肝前型门静脉高压为主,超声检查多能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行手术,手术以分流加断流术为主。  相似文献   
47.
损伤控制性(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起源于对酸中毒、低体温状态和凝血紊乱"致死三联征"的认识,较早应用于创伤患者,贯彻于其中的理念是在严重创伤或疾病面前,外科首先是挽救性命、保存功能,而非做一个完整的手术[1].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6例小肠移植术患者,对术后FK506血药浓度监测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FK506血药浓度监测护理包括:药物的保存、血标本的采集(血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注意事项)、定期监测与随访、健康教育(用药前告知、服药指导、服药的不良反应、家属教育).术后6例患者及移植肠全部存活,FK506血药浓度基本维持在目标浓度范围内,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调整FK506的剂量后逆转.结论 小肠移植术后,重视并加强FK506用药及血药浓度监测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讨论了伊文思蓝法测定小肠微循环通透性的影响因素。当小肠经生理盐水充分灌洗后可消除血液对测定的影响,灌洗压力应为8.0KPa以上,灌洗时间至少20分钟。猪回肠伊文思蓝渗出量为1.167±0.235μg/g湿组织,经乳酸林格氏液保存60分钟的移植小肠微循环通透性显著增加(7.543±0.22μg/gP<0.01)。  相似文献   
50.
不同保存液保存小肠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乳酸林格(LR)液、Euro-Collins(EC)液、高渗枸橼酸嘌呤(HC-A)液和武汉医学院器官1号(MWO-1)液保存猪小肠的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保存液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又根据保存时间不同分成3个亚组,供肠保存2后行自体移植。结果 小肠保存10小时后移植,术后3周各组受体的存活率均为100%;保存18小时,LR液组、EC液组、HC=A液组和WMO-1液组受体的存活率分别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