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41岁。记忆力下降2月,头晕、复视、走路不稳、精神障碍2天入住我院消化科。经过3天对症治疗,消化系统症状好转,但意识障碍无好转,转入神经内科。患者既往有饮酒史16年,平均每日饮啤酒9瓶。曾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专科查体示:意识清晰,精神萎靡不振,回答不切题。双眼球向上注视时可见垂直及水平眼震,并伴有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21 (IL-21)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以不同浓度IL-21(0,1,10,20,40 ng/ml)处理RAW264. 7细胞,培养5天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降钙素受体(CTR)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CTR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K的 mRNA表达水平。2、以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LY294002和PD98059作用30min后再加人IL-21,培养5天后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以Western Blot检测IL-21作用不同时间点时信号通路分子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水平,探讨IL-21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1、在无RANKL作用的情况下,随着IL-21浓度增加TRAP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20 ng/ml作用最强,40ng/ml时减弱。IL-21能够诱导破骨标志分子CTR和Cathepsin-K mRNA水平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证实,与阴性组比较,IL-21能促进CTR蛋白水平表达增高。2、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以显著抑制IL-21诱导的 RAW264. 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IL-21刺激5 ~ 15 min时p-AKT表达增强。结论 IL-21可不依赖RANKL直接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 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该作用可能由PI3K-AKT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collectin 11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诊断和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同时纳入SLE活动组、SLE缓解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组以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5组患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5组各纳入30例患者,SLE活动组和SLE缓解组之间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16.8 vs. 89.7±24.7,P=0.896)。SLE组作为一个整体,其抗collectin 11抗体水平(89.1±19.4)显著高于RA组(49.1±22.0)、SS组(56.9±30.1)以及HC组(72.7±24.6)(P<0.001,P<0.001,P=0.007)。抗collectin 11抗体诊断SL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提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且与其他SLE特异性自身抗体有一定的互补作用。结论: 血清抗collectin 11抗体在SLE组中显著高于RA组、SS组以及HC组,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可能成为SLE新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常虹  陈悦  黄星  王启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56-185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LPSp对HBV宫内感染孕妇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FN-γ及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外周血HBsAg、HBeAg、HBcAb阳性且脐血HBV-DNA阳性孕妇25例为试验组,根据加入LPSp的不同分为:无LPSp组、LPSp 1μg/L组、LPSp 10μg/L组、LPSp 100μg/L组;以外周血HBV标志物为阴性的正常分娩孕妇20例为对照组。分离CBMC并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4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BMC表面TLR4表达。结果:①LPSp各组中IFN-γ、IL-4水平与无LPS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水平与LPSp浓度呈正相关(r=0.778),IL-4水平与LPSp浓度呈负相关(r=-0.927)。②TLR4表达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TLR4与IL-4呈负相关(P<0.05);TLR4表达水平与LPSp浓度呈正相关(r=0.754)。结论:不同浓度的LPSp可能通过影响TLR4信号传导通路诱导CBMC分泌不同细胞因子,选择性调控Th1/Th2型应答。  相似文献   
15.
背景:白杨素是保健食品和中草药中常见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食源黄酮类天然产物。白杨素是否有助于防治肝癌?其作用机制为何?是否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 目的:以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揭示白杨素的亚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实验、扫描电镜、免疫印迹技术探讨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结果与结论:白杨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9 mol/L或6.3 mg/L。白杨素与PI3K-AK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癌效应。但白杨素本身并不改变AKT、磷酸化pAKT、AKT下游分子GSK-3和磷酸化pGSK-3的表达水平,虽然高剂量下β-catenin略有下调。白杨素导致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密度明显增加并形成纳米膜粒;细胞回缩,间隙加宽;出现形态上不同于凋亡的死亡细胞。白杨素显著改变多种蛋白质的丝/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酪氨酸磷酸化亦有广谱下调作用,接近于表柔比星对照。白杨素对CDK1、磷酸化pCDK1和pCDK2、CDC25A、CDC25B和CD133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ARP-1降解。总之,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非起因于PI3K-AKT和Wnt/β-catenin通路阻断或细胞周期核心调控因子阻断,而更可能起因于生物膜功能障碍所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的大范围改变,并以非经典方式诱导肝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瓜氨酸化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citrullinated 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C-GPI)70~88肽抗体(抗C-GPI70~88抗体)和抗C-GPI 435~453肽抗体(抗C-GPI435~453抗体)的水平,同时检测其原型多肽抗体水平,评价抗C-GPI多肽抗体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1例RA患者、129例其他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和7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C-GPI70~88抗体、抗C-GPI435~453抗体、抗GPI70~88抗体和抗GPI435~453抗体的水平,并收集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抗C-GPI多肽抗体在RA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RA组抗C-GPI70~88抗体和抗C-GPI435~453抗体的滴度(68.71±4.20和51.78±3.13)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抗GPI70~88抗体和抗GPI435~453抗体的滴度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C-GPI70~88抗体在RA诊断中的敏感性为41.88%,特异性为84.50%;抗C-GPI435~453抗体在RA诊断中的敏感性为46.05%,特异性为86.05%;联合检测两种抗瓜氨酸化多肽抗体的敏感性为50.79%,特异性为86.05%。(3)抗C-GPI70~88抗体和抗C-GPI435~453抗体在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阴性的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00%和45.00%。(4)RA患者抗C-GPI70~88抗体和抗C-GPI435~453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抗C-GPI多肽抗体,C-GPI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对于血清阴性的RA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nCRI前、结束时6~8周接受高分辨率MRI T2W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在1周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24)和未转移组(n=69)。比较两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长径、ADC值及其变化百分比绝对值(Δ%),分析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均大于非转移组,nCRT前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Δ短径%、Δ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但两组nCRT前后长径及Δ长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短径%、MDC%是直肠癌患者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Δ短径%、ΔADC%单独及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nCRT...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RA-FLS,4~6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不同浓度的人Ox-LDL刺激RA-FLS 24 h,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6、TGF-β、IL-8、TNF-α及清道夫受体CD36、结合磷脂酰丝氨酸和氧化脂蛋白的清道夫受体(SR-PSOX)mRNA表达水平。siRNA特异性敲减SR-PSOX,RT-PCR法检测敲减效果,同时验证SR-PSOX基因敲减后各相关基因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结果:不同浓度Ox-LDL(10、25、50μg/ml)可明显促进RA-FLS的增殖,其吸光度(A)值(490 nm)分别为:(1.04±0.15)、(1.05±0.14)、(1.00±0.10),均高于对照组(0.8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7,P<0.01)。在炎性因子mRNA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50μg/ml和100μg/ml Ox-LDL可显著促进IL-6 mRNA的表达(F=14.709,P<0.01);不同浓度Ox-LDL均可抑制RA-FLS中TGF-βmRNA的表达(F=299.074,P<0.01),而对IL-8、TNF-α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探讨发现Ox-LDL可促进RA-FLS高表达SR-PSOX(F=68.636,P<0.01),并抑制CD36的表达(F=18.085,P<0.01)。siRNA特异性敲减SR-PSOX,可显著抑制Ox-LDL刺激RA-FLS表达IL-6 mRNA(t=3.875,P<0.01),而对TGF-β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t=-0.193,P>0.05)。结论:Ox-LDL可显著促进RA-FLS的增殖,同时Ox-LDL可能通过上调SR-PSOX的表达促进了IL-6 mRNA的表达,提示Ox-LDL可能参与了RA的滑膜增生及炎症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