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例伴有轻度焦虑抑郁(抑郁焦虑组)和8例不伴有焦虑抑郁(非抑郁焦虑组)的FD患者行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比较两组间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别.结果:抑郁焦虑组与非抑郁焦虑组比较,脑葡萄糖代谢下降的脑区集中于右侧大脑半球,主要位于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左侧大脑半球较少,主要位于额下回和中央前回;脑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集中于右侧大脑半球的颞叶、枕叶和左侧大脑半球的顶叶,枕叶及边缘系统.结论:F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加工和调节涉及广泛的脑区,左右大脑半球均参与,主要集中于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枕叶和顶叶也参与了抑郁焦虑的调节.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求不同敏感度体质因素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及其中枢神经调控机制。方法:筛选3种典型体质的健康受试者,分为不敏感组、正常组、敏感组各15例,测定针刺足三里穴前后的实验压痛阈值,比较针刺对不同组别受试者的镇痛效应。采用磁共振扫描仪采集针刺前后受试者脑内静息态BOLD成像数据,运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观察局部脑区自发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结果:1.针刺前后压痛阈比较,敏感组、正常组压痛阈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敏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后与针刺前ReHo值比较,获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校正前P<0.005):①不敏感组未见ReHo值增高脑区,ReHo值减低脑区有:左梭状回、左颞下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中央前回;②正常组ReHo值增高脑区有:左脑干、右小脑后叶、右海马旁回、右梭状回、左角回、颞叶、左额叶等,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双侧枕叶、右颞上回等;③敏感组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左脑干、双侧小脑后叶、左颞下回、基底节、左岛叶、前扣带回、额叶、顶下小叶、右辅助运动区,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双侧枕叶、梭状回、中央后回、右后扣带回、左颞叶、左旁中央小叶等。结论:①针感是影响针刺镇痛效应的重要因素,与不同敏感度体质密切相关。②相关脑区ReHo值变化可能是体质影响针刺效应的中枢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目的:探讨大理州白族初中生流行性癔症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云南省大理州某初级中学癔症流行1周后对学生按班级展开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评。结果女生发病率显著高于男生(5.20%、1.11%),其中男性发病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总均分、阳性均分等项与未发病人群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发病者九项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均分与未发病者差异性显著(P<0.05);发病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的N、E维度分值均高于未发病学生( F=4.48、5.38);N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正相关( r=0.411、0.503、0.583、0.617、0.596、0.536、0.632、0.385、0.557),P量表与人际敏感、偏执、敌对、抑郁、精神病性等呈正相关( r=0.527、0.477、0.491、0.512、0.4682),E量表与人际敏感、抑郁等呈负相关( r=0.488、0.467),L量表与焦虑呈负相关( r=0.370)。结论白族初中生流行性癔症患者的心理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倾向。 相似文献
37.
<正>我们通过观察威涅克-柯萨可夫综合征患者,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其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威涅克-柯萨可夫综合征67例男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44.14±8.13)岁。均有长期酗酒史。饮酒年限10~36年,平均(21.8±8.2)年,饮酒均为高度白酒,量200~600 g/d,平均(295±52.4)g/d。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功能性脑成像技术逐步用于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研究中,为进一步研究皮质功能、肠功能和FGID之间的相关性,探索脑与消化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外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进行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2、SrGAP1的表达和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电针组(n=30),根据电针治疗时间分为0d(n=10)、7 d(n=10)、14 d(n=10)三个亚组.用线栓法栓塞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大脑中动脉1.5h后恢复血流.在0、7、14 d时用尼氏染色观察大脑梗死灶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2和SrGAP1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mNSS)结果表明,0d时模型组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 d时电针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尼氏染色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均有尼氏体数量少、排列紊乱、伴有大脑水肿;7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但排列紊乱;14 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排列整齐.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Slit2、SrGAP1荧光强度及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7、14 d时电针组荧光强度及灰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0d模型组低于7d模型组(P<0.05),7d模型组高于14d模型组(P<0.05),0d电针组低于7d电针组(P<0.05),7d电针组高于14 d电针组(P<0.05).结论 局灶性脑梗死后,0d组大鼠Slit2、SrGAP1低表达,电针治疗7、14 d后可促进Slit2、SrGAP1表达并延长其高表达时间,促进轴突的再生和修复,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刺血疗法对AA大鼠炎症局部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刺血疗法对AA大鼠炎症局部热休克蛋白 70的调整作用。方法 :以AA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刺血疗法对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炎症局部HSP70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刺血组、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高于模型组 (P <0 0 5 )。结论 :刺血疗法可能通过提高HSP70的含量 ,达到增高细胞存活率 ,减轻炎症损伤 ,增强热耐受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