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CT和MRI扫描与结果的关系,从而提高对DAI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DAI伤者为交通事故。CT扫描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43例(66%),CT阴性而行MRI者发现病变者19例。3例CT及MRI扫描均无异常发现。共死亡15例,植物生存11例,残疾15例,预后良好24例。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昏迷时间超过6h,临床表现重,而影像学检查有多发散在点状出血灶或无明显脑损伤情况,又无明显占位效应者,即可诊断为DAI。治疗方面,DAI一般都不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在昏迷期间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改善脑微循环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GCS评分及原发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2.
作者将14例家兔的肋软骨膜移植于剥去关节软骨的下颌髁状突骨床上,以电镜为主观察了自体软骨膜再生关节软骨的过程。作者还讨论了软骨膜移植物形成关节软骨以及软骨改建的机理。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和血清中微小RNA-154(miR-15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切除的星形细胞瘤组织76例和癌旁组织36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iR-154的表达水平并比较星形细胞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4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血清miR-154表达水平,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作比较;分析29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iR-154的表达变化。分析星形细胞瘤组织miR-15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分级和KPS评分)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不同miR-154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76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iR-154的表达水平为0.254±0.170,低于36例癌旁组织的1.087±0.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血清miR-154的表达水平为0.256±0.180,低于52例健康体检者的1.065±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miR-154与组织miR-154表达呈正相关(r=0.552,P=0.000);29例患者术前血清miR-154的表达水平为0.243±0.173,低于术后的0.339±0.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iR-154表达与性别、年龄及KPS评分无关,但与肿瘤分级有关。全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7个月,其中miR-154高表达组的中位OS为16.6个月,高于低表达组的1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4在星形细胞瘤组织和血清中表达降低,与肿瘤分级有关,且miR-154高表达者的预后较好,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结合牵引和电磁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牵引和电磁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正骨手法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采用正骨手法结合牵引和电磁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S100B蛋白与颅脑损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不断努力提高救治水平.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颅脑损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预后,所以寻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颅脑损伤生化标记物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研究最多、最具潜力的标记物是S100B 蛋白,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及其对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研究进展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CT和MRI扫描与结果的关系,从而提高对DAI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DAI伤者为交通事故。CT扫描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43例(66%),CT阴性而行MRI者发现病变者19例。3例CT及MRI扫描均无异常发现。共死亡15例,植物生存11例,残疾15例,预后良好24例。结论脑外伤后持续昏迷时间超过6 h,临床表现重,而影像学检查有多发散在点状出血灶或无明显脑损伤情况,又无明显占位效应者,即可诊断为DAI。治疗方面,DAI一般都不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在昏迷期间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改善脑微循环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GCS评分及原发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2d伴四肢抽搐1次入院。3年前曾有头部外伤史,未予诊治。查体:体温:36.5℃、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5mmHg,GCS评分:15分,神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敏感,四肢肌力均为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部囊性占位,周围伴蛋壳样钙化,中线明显右移,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