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近期死亡原因。方法:通过对A组(1988年7月-1996年7月)1615例,B组(1996年8月-2004年7月)245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近期死亡原因的分析。结果:发现食管癌手术后近期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手术死亡的相关因素却发生了变化。结论:因吻合口瘘导致死亡的病例明显下降,呼吸衰竭逐渐成为食管癌术后死亡的首要因素,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新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住院6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36例发生并发症者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3例,抢救有效率为91.4%,病死率为8%.结论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小心脏负荷,降低心脏耗氧量为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本科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的沟通对提高本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并在实习第1周和第5周对两组护生的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对,以了解沟通在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加强沟通带教前后相比,观察组在综合能力、基础理论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周成绩比较,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86.04±8.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5.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操作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周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基础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88.3±8.5)、(89.07±7.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6±5.9)、(87.03±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中,应加强沟通带教,同时要因材施教,通过全面、人性的带教方法提高其综合能力。完善的临床教学计划,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重沟通、勤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5.
长期近距离阅读是形成近视的决定因素,紧张的学习、经常看电视和玩计算机游戏等近距离注视活动导致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急剧上升,不但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因此,针对青少年不良阅读行为进行早期干预,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预防青少年近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运用健康行为程式模型对新乡市中小学生用眼卫生行为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新乡市4所小学和3所中学,选取小学三、四年级、初一及初二年级学生,被抽取学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的学生进行用眼行为信念+行为计划+自我控制能力干预,对照组学生实施用眼行为信念干预,动态监测2组干预前后社会心理学变量、用眼行为及视力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用眼行为阶段人数的分布呈逐渐增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在干预后1个月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5;χ2=800.70,P<0.05)。干预组学生用眼行为评分呈逐渐增高趋势,在干预后1个月和12个月评分分别是10.95±0.21、12.78±0.73,而对照组是8.62±0.48、5.16±0.54,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1,P<0.05;t=24.12,P<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行为计划、应对计划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得分分别是10.98±1.12、7.92±0.36、14.87±1.53,而对照组的得分分别是2.03±0.62、1.83±0. 94、6.43±0.94,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组学生近视发病率(7%)明显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6,P<0.01)。结论 健康行为程式模型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正确用眼卫生行为的形成,预防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2年中国居民精神疾病的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降低精神疾病死亡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搜集整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应用Excel2000进行图表处理,绘制图表反应精神疾病在各地区居民中死亡率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农村以及城市、农村男女各年龄阶段精神疾病死亡率,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精神疾病死亡率的性别特点。结果 (1)2005-2012年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城市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起伏较大,而农村相对平稳;(3)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女性精神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4)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精神疾病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5~25岁城市、农村居民精神疾病死亡率基本一致,25~49岁城市高于农村,50岁以后农村又明显高于城市居民;20~24岁、7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精神疾病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结论 近年来,在我国精神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农村没有明显差异,20~24岁、70岁以上年龄阶段为精神疾病的警戒年龄阶段,应关注这两个年龄阶段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8.
放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与c-myc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放射治疗前、中宫颈癌细胞凋亡与c myc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对 4 8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 2 0Gy/ 2wk取活检 ,石蜡包埋 .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c myc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 :4 8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 2 0Gy ,凋亡阳性率分别为 6 7%和 85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宫颈鳞癌患者病理分级增高 ,临床分期越晚凋亡阳性率均有降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 .放疗前c 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6 % ,放疗2 0Gy其表达率为 4 3% ,显著性降低 (P <0 .0 1 ) ;放疗 2 0Gy,c myc蛋白表达与凋亡有明显相关 .结论 :c myc蛋白表达与放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9.
本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缺血/再灌注条件下心肌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并用放色法测定了大鼠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结果表明:缺血30min和缺血40min组AT-Ⅱ明显高于缺血15min组(P<0.05),再灌后AT-Ⅱ含量进一步升高,此变化与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改变恰好相反。在缺血40min再灌20min组的灌流液中预先加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则心肌中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TAN(AMP+ADP+ATP)与能荷E(1/2ADP+ATP/TAN)均非常显著高于未加巯甲丙脯酸组(P<0.001),可见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密切,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83)。抑制AT-Ⅱ的生成能有效地保护缺血心肌的能量贮备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以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为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及再灌时心肌组织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